:::
蓬萊綠小灰蝶 - 教育百科
蓬 | |
萊 | |
綠 | |
小 | |
灰 | |
蝶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Chrysozephyrus ataxus lingi Okano & Okura, 1969 蓬萊綠小灰蝶 Chrysozephyrus ataxus lingi Okano & Okura, 1969 蓬萊綠小灰蝶又稱為白芒翠灰蝶。成蟲展翅寬約38–43mm。成蟲前翅略為三角形,後翅為扇形、前緣頗圓、外緣後端有一尾突。雌蝶的翅形比雄蝶圓。雄蝶翅背為翠綠色金屬光澤,在翅前緣及外緣則具黑褐色寬邊,外緣近尾突處有銀色線條。翅腹面白色,前翅外緣內側有淺褐色條紋、往內另有一淺褐色條紋,後翅中央有一淺褐色斑紋、往外另有一褐色條紋、條紋中後部位有一橙環黑色圓斑、肛角處有橙色及黑色斑紋。雌蝶前翅背面具藍色金屬光澤,後翅黑褐色;前翅腹面深褐色,基半部及外緣條紋為白色,後翅腹面顏色及斑紋與雄蝶類似,但斑紋明顯而且顏色較深。 本種幼蟲之寄主植物為殼斗科的赤皮櫟。雌蟲產卵於寄主植物的頂芽基部,卵為白色扁圓形,表面具稜刻及似短刺的突起。幼蟲為淺黃綠色,體表有白色細毛、體側有黃白色細紋。幼蟲取食寄主植物的新芽,老熟幼蟲在寄主植物樹皮裂縫或附近地面枯枝落葉中化蛹。蛹為橢圓形黃褐色縊蛹,體表散佈黑褐色小斑紋,背部中央有兩個較明顯的黑褐色圓斑及一條黑褐色斑紋。 本種成蟲與寬邊綠小灰蝶(Neozephyrus taiwanus)類似,而最大辨別特徵是本種翅面上有銀白色線條,可明顯區分。此外,在臺灣地區本種與單帶綠小灰蝶(C. splendidulus)皆以赤皮櫟為寄主植物,但後者的卵表面之突起較長,且幼蟲體表有褐色紋,藉此也可區分。 C. ataxus分布於尼泊爾、緬甸、印度、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臺灣等地,在臺灣者為特有亞種。一年一世代,以卵越冬,5月至8月可見成蟲於寄主植物附近的樹冠層活動,但較不易觀察。分布於臺灣中北部靠近中央山脈的中高海拔闊葉林山區。 |
|
知識 1: 皆陸生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蓬萊綠小灰蝶 | |
世界地理分布: | 中華民國 |
中文亞科名: | 翠灰蝶亞科 |
中文族名: | 翠灰蝶族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中文目名: | 鱗翅目 |
中文科名: | 小灰蝶科 |
中文綱名: | 昆蟲綱 |
中文總科名: | 鳳蝶總科 |
中文門名: | 節肢動物門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昆蟲類 |
拉丁亞科名: | Theclinae |
拉丁亞種名: | lingi |
拉丁屬名: | Chrysozephyrus |
拉丁族名: | Theclini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目名: | Lepidoptera |
拉丁科名: | Lycaenidae |
拉丁種小名: | ataxus |
拉丁綱名: | Insecta |
拉丁總科名: | Papilionoidea |
拉丁門名: | Arthropod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