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血雉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lood Pheasant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Ithaginis cruentus
形態:
體長45公分。喙黑色,腳紅色。雌雄外形不同,雄鳥頭頂灰色,頭冠白色;頭部黑色,但眼睛周圍、喙基部和喉部為紅色;頸部、胸部、腹部為黃色,但上胸部具紅色斑紋;背部淡灰色;尾羽灰色,但中央尾羽兩側外緣為紅色;具1~2個或更多的距。雌鳥頭冠灰色,尾羽白色;身體其他部分則為褐色。
分布:
共14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尼泊爾、西藏、中國大陸和緬甸,出現於海拔2,000~4,500公尺。
生態習性:
棲息於針葉林。白天於地面活動,晚上則在樹上休息,屬於群聚性的鳥類,常成10~30隻一起覓食。以冷杉和檜木嫩芽、漿果、苔蘚、竹筍為主要的食物,但繁殖期時也會以昆蟲為食。覓食方式和其他雉科鳥類不一樣,主要用喙啄食,很少用喙和腳耙土,並且邊走邊啄食,啄食速度快。成群活動的血雉,多由雄鳥擔任警戒,遇敵害時雄鳥會發出急促的“si”聲,其餘個體會快速竄入林下躲避。繁殖期4~7月,會成對出現,屬於一夫一妻制,具繁殖領域。巢築於岩石下方、岩洞或樹基部的洞穴內,並以植物莖、葉和自身羽毛為襯裡。每窩可產4~8個卵,卵為長橢圓形,白色但帶有褐色的斑紋。孵化期24~30天。幼雛於孵化後2天便可離巢,跟隨雌鳥覓食。像其他雉科鳥類一樣,目前都受到棲地破壞和人類獵捕的威脅,但因為血雉分布在偏遠山區,所以受害情況比較不嚴重。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
科:
雉科(Family Phasian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血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