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使用者行為研究 - 教育百科
網 | |
路 | |
使 | |
用 | |
者 | |
行 | |
為 | |
研 | |
究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nternet user behavior research |
作者: | 卜小蝶 |
日期: | 2012年10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網路使用者行為研究就圖書資訊學領域而言,主要是指以網路使用者之資訊需求、尋求、與使用行為為範疇的研究領域,即所謂的網路資訊行為。面對使用者所處資訊環境由圖書資訊服務轉變為網路資訊服務,大量、變動、多元的網路資源與系統,為使用者研究注入了新的元素,也擴展了資訊行為的研究範疇。同時,由於網路資訊行為的複雜性及網路資訊服務的潛在商業價值,近年來有許多領域也加入相關研究行列,包括電腦科學、資訊管理、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電子商務等,不僅提供了更多元的研究觀點與方法,也促使網路資訊行為成為重要的跨領域研究主題。例如在研究觀點上,整合人類學及系統設計角度思考網站介面的使用性(usability),又如在研究方法上,整合大量使用記錄(transaction logs)的定量分析及質性研究,皆突顯網路資訊行為研究的多元性。就網路資訊行為的研究範疇,一般常以資源、系統與使用者為中心等三種觀點進行探討。以資源為中心的觀點主要關心資源的需求及使用情形,例如分析各類網路資源或資料庫的需求程度與使用頻率;以系統為中心的觀點則是強調使用者與網路資訊系統間的互動行為,例如分析使用者之網路資源點選及瀏覽行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觀點則重視個人認知及心理層面,例如分析影響使用者尋找網路資源的情境因素。由於使用者行為的複雜性,其實並不易以單一觀點進行研究。換言之,在進行網路資訊行為研究時,採用多元、多層次的觀點及方法是相當必要的。網路資訊行為的重要研究主題涵蓋:一般性網路使用者及使用調查、不同人口特性使用者之網路資訊尋求行為、檢索詞彙分析、網路資訊素養研究、人機互動研究、網站使用性研究、網路社群使用者研究、各類情境影響因素等。網路資訊行為屬於一新興研究領域,相關理論及實證研究目前多散見於期刊或會議論文,圖資領域可參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等;主要會議包括: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Annual Meeting、iConference、WWW Conference等。Martzoukou, K. (2004). A Review of Web Information Seeking Research: Considerations of Method and Foci of Interest. Information Research, 10(2). Retrieved September 3, 2011, from: http://InformationR.net/ir/10-2/paper215.htm.林珊如(2002)。網路使用者特性與資訊行為研究趨勢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7,35-47。 |
|
參考資料: Martzoukou, K. (2004). A Review of Web Information Seeking Research: Considerations of Method and Foci of Interest. Information Research, 10(2). Retrieved September 3, 2011, from: http://InformationR.net/ir/10-2/paper215.htm.林珊如(2002)。網路使用者特性與資訊行為研究趨勢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7,35-47。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網路使用者行為研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