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訊尋求行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作者: 賴玲玲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資訊尋求行為研究主要目的是為瞭解使用者尋找資訊的動機,以及分析搜尋資訊之過程中,影響蒐集資訊的因素。資訊行為開始於個人發現其知識狀況少於所需,這樣的知識缺口,促使個人產生資訊的查找、搜尋、整理消化資訊,並使用資訊完成其目的的一連串行為。Krikelas將資訊尋求行為定義為使用者從事確認訊息,以滿足其需要的活動。在個人發現資訊所需及已知中間的落差後,資訊行為的下一個步驟便是向不同資訊來源取得所需資訊,資訊來源如文獻資料、人際溝通等。查詢資料的途徑,則指圖書館目錄、索引摘要、瀏覽、從他人口中得知等等。Wilson所提出的資訊行為模式指出,資訊尋求行為是因為使用者主動需要資訊,而產生的活動,使用者為滿足需求,便尋找正式與非正式的資訊來源,直到成功找尋資訊或放棄。若找尋成功,使用者會找到其滿足需求之資訊;若失敗,則會再次重複所有的資訊尋求過程。除此之外,亦有學者認為資訊尋求是從資訊需求產生到滿足資訊需求間一連串的活動,例如當使用者察覺到自身的資訊需求,或者認知到本身之知識狀態產生異常時,為滿足此需求或解決此異常狀態所進行的一連串活動,其過程可包含:察覺資訊需求、表達問題、管道、尋求資訊、使用資訊、滿足資訊需求。Krikelas, J. (1983).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Patterns and Concepts. Drexel Library Quarterly, 19(2), 5-20.Wilson, T.D. (1999). Model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5(3), 249-257.
參考資料:
Krikelas, J. (1983).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Patterns and Concepts. Drexel Library Quarterly, 19(2), 5-20.Wilson, T.D. (1999). Model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5(3), 249-25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訊尋求行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