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印度尼西亞的圖書館 - 教育百科
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braries in Indonesia
作者: 邵婉卿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尼)位於南洋群島,是由13,600多個小島組成,如爪哇、巴里島、科莫多島、蘇門答臘等,南濱印度洋,面積1,904,569平方公里,人口184,600,000(1989年估計),官方語言為巴哈沙印度尼西亞語(Bahasa Indonesia),屬馬來語的一種。
  由於島嶼眾多,印尼有著多樣化的社會文化特色。各地流行著不同的方言,幸而早期各島人民均以馬來語與外界交往、通商以及傳教。漸漸地馬來語也成為國家語言。在19世紀荷蘭殖民地時代,西式教育傳入印尼,但直到1908年一般民眾才開始有閱讀能力。1918年開始出現圖書巡迴車,民眾也因此才有機會閱讀本地語言撰寫的書籍。
  1980年成立的國家圖書館,是由4個位於首都雅加達(Jakarta),昔名巴達維亞(Batavia)的圖書館結合而成:1978年成立的國家博物館圖書館(National Museum Library)、社會與政治史圖書館(Library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雅加達鄉村圖書館(Provincial Library of Jakarta),以及圖書館發展中心書目與儲存部(Bibliographic and Deposit Division of the Center for Library Development)。現有館藏650,000冊、期刊3,000多種。
  除了雅加達的印尼大學醫學院(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Indonesia,現有館藏16,000冊)及邦登(Bangdung)技術學院(Institute of Technology,現有館藏60,000餘冊)是在印尼1945年獨立之前成立外,印尼的大專院校及其圖書館多半十分年輕,而且大多為公立,少數私立的如神學院和教師訓練學院等。許多大學仍以各系系館為主。1984年空中大學成立後對提升各學術圖書館館藏層面頗有助益。
  要滿足廣大土地及其人民的閱讀需求是極不容易的,由於交通和運輸的不便,印尼書籍仍缺乏有效的出版及運銷制度。印尼約有300個位於鄉村聚落的公共圖書館,較大的館藏在40,000至50,000冊之間,由圖書館發展中心統籌協調。為了協助更偏遠的居民,印尼約有100多輛圖書巡迴車提供服務。
  印尼約有60%的學齡人口,其學校圖書館的開發是由圖書館發展中心負責。但嚴重缺乏具圖書館學背景的教師館員,圖書館的服務只限下課時間的借還書而已,較大的學校圖書館館藏約在30,000至40,000冊之間。
  由於歷史淵源,一般的專門圖書館發展較為健全。1980年初即有約300個專門圖書館。但限於經費,偏遠地區的專門圖書館十分罕見。
  印尼圖書館學會(Indonesian Library Association)自1954年成立以來,其名稱及活動也歷經許多改變,至今仍在艱困中成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印度尼西亞的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