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止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íng zhǐ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行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íng zhǐ |
解釋:
1.前進和停止。《孟子.梁惠王下》:「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2.舉動、態度。晉.陶淵明〈祭程氏妹文〉:「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閏,可象可傚。」《紅樓夢》第六十回:「爭奈五兒執意不從,雖未明言,卻行止中已帶出。」 3.往來的蹤跡。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別離同雨散,行止各雲浮。」 4.做主、做決定。《二刻拍案驚奇》卷二○:「還要去賈廉訪宅上,問問我家小姐與姐夫賈衙內才好行止。」 5.住址。《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店家為官司行下緝捉姦細,不許停留無行止單身之人。」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行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