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分析語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nalytic Sentence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主詞(the Subject)加述語(the predicate)的語言表達形式中,若述語所表達的概念已包含在主詞的概念中,這樣的語句就是分析語句。例如,「所有的物體在空間中均呈延展狀態」、「玫瑰是花」即是分析語句,因為物體的概念已包含延展性的概念,玫瑰的概念已包含花的概念。
  與分析語句相對的是綜合語句(Synthetic sentence),凡述語所表達的概念不包含在主詞的概念中的語句就是綜合語句,如「紅燈表示停止」、「玫瑰花很美麗」都是綜合語句。
  分析語句的真偽標準在於對主詞和述語的概念分析和了解,而這種概念分析和了解的工作並不需要訴諸感官經驗;若其為真,則有絕對的確定性。綜合語句的真偽標準則在其是否與外在客觀世界相符應,或是否與感官經驗相吻合;若其為真,則無絕對的確定性,且其真偽會依客觀條件的變化而改變。比較之下,分析語句雖有絕對的確定性,但對知識的增廣毫無助益;綜合語句的確定性低,但能增進對客觀事實的了解。
  分析語句和綜合語句兩個名詞是由康德(I. Kant, 1724~1804)所提出;康德用之區分語句和知識的種類。這樣的分法所遭致的批評大致有三:(1)決定一個語句是否為分析語句的核心概念是「包含」(containment),但主詞的概念究竟是否「包含」述語的概念常常不清楚,且見仁見智;(2)在所有的語言表達形式中,主詞加上述語只是其中的一種表達方式,因此康德的區分法有其限制;(3)有些語句很難歸類為分析語句或綜合語句,如「我看到的玫瑰是花,」在這個語句中既有分析語句,也有綜合語句。
  為了避免上述分類的弊病,德國哲學家弗列格(Gottlob Frege, 1848~1925)認為,一個語句之所以成為分析語句,在於我們能利用邏輯法則來證明語句中主詞的定義包含了述語,凡能用其他方法來判斷真偽的語句,就是綜合語句。如此一來,所有的分析語句都成了套套邏輯(tautology)。
  美國哲學家奎因(Willard V.O. Quine, 1908~ )反對分析語句和綜合語句的分法,認為所有的語句或命題都可因經驗的改變而修正,康德認為分析語句之成立不受經驗的影響是錯的;所有語句的真偽,包括邏輯命題的真偽,都是可以更動的,只是在語言系統中,我們不願意變更這些語句的意義及真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分析語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