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耕讀教師(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楊漢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耕讀教師是大陸地區貧窮落後的農村地區中,未曾列入國家教員編制的非全日制簡易民辦小學之一──耕讀小學的教學人員,是農村普及小學教育,補充師資匱乏所採取的形式之一。
  耕讀教師一般在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本地農民中選任。其程序是:先由農業生產合作社(即鄉)社員或生產隊(即村)農民推薦後,由當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確定。耕讀教師多為半天勞動半天教學;或農忙勞動農閒教學;或白天勞動夜晚教學,教學業務須接受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管理。其收入來源是:(1)主要由所在農業生產合作社(或生產隊)按同等(或一般)勞動力記工分;(2)由當地行政機構按月發給少量的現金補貼。
  耕讀小學及耕讀教師產生於一九五○年代。一九五二年三月,教育部頒發〔小學暫行規程(草案)〕。規定「各地為適應特殊需要」,除辦全日制小學外,還可開辦各種類型的非全日制小學。此後頒發的官方文件多次重申了允許開辦非正規的民辦小學的意見。一九五八年,毛澤東提出有條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或生產隊,「應該允許辦學校」;根據這一指示,部分經濟貧困,教育落後的農村地區陸續辦起耕讀小學,以解決農民子女上學問題。一九六四年九月,教育部為了使「簡易小學」與全日制小學有所區別,將「簡易小學」改稱「耕讀小學」或「工讀小學」。一九六五年三月,教育部召開全國農村半農半讀教育會議,與會代表一致對創辦及發展耕讀小學予以肯定,認為此一形式實為農村普及小學教育的戰略措施。此後耕讀小學發展迅速。一九六六年文革開始後,耕讀小學停辦,耕讀小學之名亦隨之停止使用。但與耕讀小學性質近似的各類簡易民辦小學仍然存在至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耕讀教師(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