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貝葉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潘美月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唐代以前,印度尚不知用紙。〔大唐西域記卷11〕記載:「恭建那補羅國王宮城北不遠,有多羅樹林,周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莫不採用。」多羅樹又名貝多樹,它的葉子簡稱為貝葉。印度的佛教經典都是用當地所盛產的貝多樹葉裁成長方形,經過製作後來書寫的,所以稱為貝葉經。自漢明帝時佛教傳入中國後,歷經南北朝,至隋唐而極盛。印度及西域的僧人來中國傳教,以及中國和尚往印度求經,所攜來的都是這種貝葉梵文經。
  貝葉經的裝置法,是在積若干葉後,上下用板夾住,再以繩綑紮。佛經係用梵文書寫,所以這種裝置又稱為梵夾裝。這種一張張單葉的經,如果要查某一段或某一句或某一字時,只要檢出那一葉就可以,比起卷軸需要把全卷或大半卷都展開要方便得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貝葉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