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贈送與交換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ift and Exchange Department
作者: 李文馨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贈送與交換乃圖書館資料徵集除採購方式外,另一主要來源。當圖書館購書經費不足時;或某些出版品,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及第三世界,並不容易經由購買獲得,此時,便須透過贈送或交換的途徑來增加及豐富圖書館館藏。
  一般圖書館設有贈送與交換組,專職該項事務,通常隸屬於採訪部門之下;亦有獨立自成一部門,多設於國家級圖書館或大型圖書館。贈送與交換組通常設有專業館員一名至數名,視規模大小而定;另有事務人員協助處理相關事宜。
  贈送與交換雖隸屬同一部門之作業,但在業務處理上仍不盡相同:
  (一)贈送:有經索贈而來及非經索贈而來兩種方式,在作業上應注意(1)必須保留對該贈書之全權處理權;(2)必須按圖書館既定的選書政策處理;(3)考慮館內人力、空間、設備等,若無法處理,應予婉拒;(4)隨時注意各類索贈訊息,以備索贈。
  (二)交換:分出版品的交換及複本交換兩種類型,在作業上應注意(1)慎選交換對象,盡量選擇與本身主管機關或圖書館本身相近的單位進行交換;(2)盡可能保持與交換對象質、量、價之平衡;(3)隨時與交換單位保持聯絡;(4)盡力發展與不易經由購買獲得其出版品之國家或機構的交換關係。
  大體而言,贈送與交換雖不涉及購書經費,但在實際作業上涉及許多專業及瑣碎事務,如事前考量、大量的書信及電話往返、不定期的訪問、資料之裝箱運載及處理、事後評估,需付出多少的潛在成本是無法預見的。因此,在贈送或交換活動實際進行前,負責人員應先作好事前的評估及考量,再決定執行與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贈送與交換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