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棘鰆 - 教育百科
棘 | |
鰆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棘鰆 |
英文名: | Acanthocybium solandri |
描述: 體極為延長,側扁;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處各具3條隆起脊,中央脊長而高,其餘二脊短而低。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大,端位,略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各具齒一列,齒強大,側扁,三角形,略具鋸齒緣;腭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第一鰓弓上之鰓耙缺如。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鱗較大,腹部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無分枝,沿背側延伸至第一背鰭中部急降至體側中部,再幾平直地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XIII-XXVII,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7-10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側藍綠色,腹部銀白色,體側約30條黑色橫帶。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包括地中海及加勒比海。台灣各海域皆產,尤其是東部及南部海域。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Wahoo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Acanthocybium solandri (Cuvier and Valenciennes, 1832) |
|
形態: 體甚長,叉長約為體高之7.5倍;側線在背鰭第13棘下方下彎。體背藍色腹面淺褐色,體側約有30條暗色橫帶。體長可達2公尺。 |
|
分布: 全世界溫帶及熱帶海域。 |
|
生態習性: 棲息近海表層。 |
|
利用: 食用。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
|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
|
亞目: 鯖亞目(Suborder Scombroidei) |
|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
|
科: 鯖科(Family Scombridae),Mackerels,Tuna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棘鰆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