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尼齊(1797-1879) - 教育百科
帕 | |
尼 | |
齊 |
(1797-1879)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anizzi, Sir Anthony |
作者: | 祝于平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帕尼齊是圖書館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大英博物館館長及大英出版品法定呈繳的執行者。 他生於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小鎮,大學畢業後留在家鄉從事律師業。後來因為從事地下活動,反抗當時奧地利政府的統治,不得不逃亡海外。1823年逃到英國,在利物浦(Liverpool)以教義大利文維生。5年後被聘為倫敦大學的義大利語及文學教授。1831年進入大英博物館擔任助理館員。 大英博物館是依據英國國會在1753年的立法所創設的。成立後在一群安於現狀、無進取心的官員管理下,到了1831人帕尼齊進入該館工作時,館內仍漫無目的地混雜著標本、書籍和手抄本的收藏。因為該館擁有為數頗多的重要私人收藏,其中包括英王喬治三世私人圖書館的豐富藏書,保管委員會才被迫提供新館以容納這些藏書。 帕尼齊進入該館時,對圖書館的知識與工作所知不多,但憑著旅行及來往信件,到了1836年時他對圖書館的了解已相當可觀,並且能到國會報告博物館的經營管理情形。1837年他被任命為書籍印刷部(Department of Printed Books)的主管。一些有關他的著名事蹟與成就都發生在此職務的任期當中。1856年榮任大英博物館館長。10年後因身體狀況不佳而辭職。 世人都認為大英博物館的圓形書庫及閱覽室是帕尼齊最大的成就。然而除此之外,他對圖書館界及大英博物館的貢獻尚有:(1)加強執行法定呈繳。不顧反對,堅持英國所有的新出版品都要納入館藏。同時為了平衡館藏的來源,大量的收藏歐洲及美國的出版品;(2)將庭院改為圓形閱覽室,室內四周環繞著鐵製的書架,其建材以及同時容納讀者與書於一室的作法,在當時世界上圖書館是首屈一指的;(3)替館員爭取文官的身分與福利,包括終生職的制度,使得一些傑出的館員願將該館的工作視為自己的終生事業;(4)無視於保管委員會的干預和阻撓,奮力編纂完整的閱覽室目錄和世界聞名的[大英博物館書籍目錄](Catalogue of Printed Books);(5)嚴格要求服務品質,對讀者一視同仁,但拒絕對讀者提供特權。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帕尼齊(1797-1879)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