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觀行〕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觀行〕是〔韓非子〕的一個篇名,主旨在說帝王用人,當就著各人的長處,使其得以發揮,生出最大的效果。韓非一貫主張要仔細觀察人,卻不必讓別人觀察到自己,君主要徹底了解臣子以為己用,但要掩飾自己的真面目,以免被臣子看清真相而失去控制臣子的權術。在〔觀行〕中,韓非所說的道理確有事實根據。
  韓非在〔觀行〕中說:「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鏡無見疪之罪,道無明過之惡。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餘補不足,以長續短之謂明主。」這段話不但用於明主,也可用於所有的人;因為人不是全能的,要借重自身以外的東西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如眼睛雖然能看,卻看不見自己的面目,要用鏡子來照一般。
  韓非子說:「天下有信數三:一曰智有所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舉,三曰強有所不能勝。」然後舉例說:以堯的智慧,若無人協助就不能立功;以烏獲的力量(能舉千鈞),若無人協助就不能把自己舉起來;以賁育的強壯,若沒有法術就不能長生,都是須要借助於人的例子。每個人都可應用韓非所說的道理,印證自己需要人幫助的必然,可能有益於互助合作的實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觀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