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信仰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ìn yǎng
解釋:
  1. 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極為信服和尊崇,並引以為言行的榜樣或指南。
    【例】信仰宗教、信仰真理
  2. 信仰的行為。
    【例】宗教信仰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信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1.信奉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ìn yǎng
解釋:
1.信服敬慕。如:「國人都衷心信仰孔孟思想。」
2.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的極度信服和敬慕。如:「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憲法保障的權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信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aith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信仰」一詞有兩個意義:一是指人對超自然事物(如上帝、神)所持有的完全信任、完全依賴的態度或信念;二是指一種認知的狀態或行動(act),藉由這種狀態或行動,人可以去認識超自然事物。
  信仰本是在討論宗教問題中所使用的名詞,但晚近也運用到政治的討論中。
  在宗教的討論中,基督教神學家,如聖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認為,信仰的產生是上帝的神恩(divine grace)作用在人的心靈上,使人可以運用意志(will)去命令知性(the intellect),透過選擇的行動,自願地去接受上帝所揭露的真理(divine truth)。近代的實用主義哲學家詹姆斯(W. James, 1842~1910)也認為,信仰的產生是人類意志驅動的結果,由於意志的作用,使得人可以藉行動(acting)來了解實存(reality),信仰對象(如上帝)的認識必須先由人有了信仰,肯定信仰對象的存在,故從這個角度說,信仰是知識來源的一種。這和科學知識不同;科學知識的產生是人認識外在已存客觀事物的結果,人不需先運用意志力去肯定外在事物的存在。
  有些哲學家認為信仰和理性(reason)是兩個彼此互不相干的領域;換言之,信仰是非理性的。但這樣的看法並不為另外的一些哲學家所接受;他們認為信仰並不是非理性或任意的,人之所以有信仰總是有理由的,既然如此,就不得視信仰為非理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信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信仰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信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ìn-gióng
又音: sìn-ió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對某種主張、主義或宗教的極度信服和敬慕。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信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信仰 相關客家語 信仰
相似詞 信奉、崇奉、尊奉、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