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地圖投影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p Projection
作者: 陳雪華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地圖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將龐大的地球加以縮小,以便於直接觀察及記錄地理現象,最正確的方式即是將地球縮小成為一個地球儀,因為除了縮小體積之外,其一切幾何特性與關係均可保持不變。然而以地球儀作為地圖之用,亦有許多不便之處,因其為三度空間的圓球體,不便攜帶與儲藏。若將地球儀轉變為平面,則可以解決以上之困難。地圖投影即是按照一定的數學法則,將地球表面經緯線網相應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即建立平面上的點和地球表面上的點之間的函數關係,把地球表面上各點地理座標轉換為平面上相應點的平面直角座標。由於地球表面是一種不可伸展的曲面,將其表現到平面上,必然發生裂縫或褶皺而產生某些變形,包括角度變形、面積變形、距離變形和方向變形。地圖投影按變形性質分為4種不同的投影方式:正形投影、等積投影、等距投影以及正方位投影;地圖投影若按投影方式與經緯線形狀則分為:方位投影、圓柱投影、圓錐投影、偽方位投影、偽圓柱投影、偽圓錐投影、以及多圓錐投影。投影命名一般兼跨兩種分類系統,如等積方位投影、等距圓柱投影等。也有使用創擬人名字命名的,如麥卡托投影、彭納投影;或者兩者混合構成,如蘭勃氏圓錐正形投影。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地圖投影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