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智能結構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ructure of Intellect
作者: 魏麗敏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心理學家對人類智力的研究曾提出各種不同的理論,智力結構論是其中重要的一種。美國心理學家基爾福(J.P. Guilford)從一九五○年代起就不斷探討人類智能的因子結構,經過數十年的因素分析研究,提出「智能結構模式」,將人類的智能結構以一個立方體表示(如下圖)。此立方體模式將智能特質分成內容(contents)、運作(operations)與成果(products)等三個層面。這三個層面又各自包含了不同因子,早期基爾福的智能結構共分成4X5X6=120個的小方塊。自一九七七年又在「內容」層面中新增「聽覺」一個小類型,因此將智力結構因子擴展成5X5X6=150個小方塊;一九八八年又將「運作」層面的記憶因于,再分成「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兩項,形成5X6X6=180個因子的智能結構模式。
  
  由上圖中可看出基爾福的「智能結構模式」將人類的智能特質分成三個層面:(1)內容層面:即材料或運作資訊的性質。這些包括圖形、符號(如文字、數目)、語意的(如字)、行為(關於他人的行為、態度、需要……等)以及聽覺;(2)運作層面:即受試者做什麼。這些包括短期記憶、長期記憶、認知、擴散思考(特別是創造性活動)、聚斂思考以及評價等;(S)產物層面:即受試者對試題反應的結果。產物可以區分為單位、類別、關係、系統、轉換及應用等。
  此模式可以指出智能結構各變項之間的關係,可見人類智力因子極為複雜。米克(M. Meeker, 1969)即曾使用智能結構模式,將〔斯比量表〕及〔魏氏智力量表〕的題目加以歸類與應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智能結構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