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歸因偏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iases in Attribution
作者: 詹昭能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日常生活中,當個人推斷自己或別人的行為原因時,常因沒有充分的時間與資訊,或即使有足夠訊息也無法全盤掌握,很容易形成歸因偏差。最常見的有下列幾種:
  1.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又稱「符合偏差」(correspondence bias),指解釋或推斷別人行為原因時,往往忽略外在環境因素的可能影響,而傾向於認定為其個人的內在特質,如面對開會遲到者有人常遽下斷語說「他是個喜歡遲到的人」。因為這種現象很普遍,所以稱為基本歸因謬誤。不過有研究指出也有文化背景方面的差異,如美國人這種表現比印度人明顯。另有研究認為這是知覺偏差所致,是因為事發當時個人注意焦點在行為者,情境因素只是知覺背景,隱而不見。
  2.行動者或觀察者效應(actor-observer effect):觀察別人行為時,常以其人解釋,對自己卻以情境解釋。如看到有人走路滑倒,可能立即說「他太不小心了」,可是如果自己跌倒了,卻責怪路面顛簸或太滑。研究者認為這主要是行動者注意情境因素,而觀察者常未意識到情境因素所致。
  3.「自顧」偏差(self-serving bias):人常認為有利自己的結果是個人內在特質使然,不利則是外在環境因素促成的,是一種為保護個人自尊或給別人好印象的動機性偏差(motivational biases)。如很多學生認為好成績是自己努力或智力過人的結果,壞成績則是老師偏心或其他原因所致。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歸因偏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