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民意測驗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ín yì cè yàn
解釋:
  1. 利用訪問或問卷調查方式徵詢民眾意見,加以整理統計,從而探知一般民意的測驗。
    【例】在民主開放的社會中,為了要了解民意趨向,經常進行民意測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民意測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民意調查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ín yì cè yàn
解釋:
利用直接調查、訪問、問卷調查或抽樣調查等方式,徵詢民眾意見,加以統計,從而推測一般民意的測驗。也作「民意調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民意測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ublic Opinion Poll
作者: 沈六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民意測驗係屬於調查法的一種。旨在探知公眾對社會現象的態度或意見,如有關政治、政府政策、社會事件等爭議性問題,徵詢大眾的意見。其特徵在於是非官方的,偏重社會態度的調查,並且採取較為簡單的方法與技術,從事資料的蒐集、整理與解釋。
  民意測驗最早於一九三○年代在美國採用。當時由〔文學摘要〕(Literary Digest)舉辦「美國總統選舉預測」開始,迄今美國蓋洛普(Galiup)的民意測驗,從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態度調查,聞名於世。
  就調查對象而言,民意測驗的調查對象是個人,其資料處理常將個人視為單獨無隸屬的原子;然集合多數個人的意見可作為群體意見的反映。因此,民意測驗宜以群體為單位,不宜以個人為調查對象。
  調查範圍甚為廣泛,舉凡政治、經濟、社會的事實與意見都成為測驗的問題。然而,一般民眾並非皆具備有各方面的知識,其能力有限,所表達的意見的正確性與可靠性,頗值懷疑,因之,蒐集的資料可能是膚淺的或一己之偏見。
  民意測驗對反映意見的強度、內涵及深度常採用二分法處理,將答案分為是否、對錯、贊成或反對等,並假定每一個答是或答否的都有同一意義與同一重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民意測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似詞 民意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