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料 - 教育百科
ˋ
zī lià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ī liào
解釋:
  1. 可供參考或研究的材料或記錄。
    【例】取得第一手資料對研究問題具有很大的幫助。
  2. 計算機中一切數值、記號和事實的概稱。通常指尚未加以處理者。
    【例】新版的套裝軟體增加了不少資料處理的功能。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資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ī liào
解釋:
1.可供參考或研究的材料。如:「第一手資料」、「原始資料」。
2.生產、生活中必需的東西。如:「生產資料」、「生活資料」。
3.在社會科學中,指研究者對社會現象中某些事實所作的紀錄。
4.計算機中一切數值、記號和事實的概稱。通常指未加以處理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資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ata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般而言,係一群集體相關資訊之通稱,有時專指數值型式之資料。為避免混淆,對一般數化資料宜稱數值資料,對測量或觀測所得資料宜稱測量資料,由計算所得的資料,則可稱為計算資料。見數值資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Data
作者: 曾士熊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資料係通稱用以描述事實、想法、狀態或其他事物的數字、文字或符號。為了能借助電腦以處理或儲存資料,資料必須表現成特定的形式(例如:以16或32位元二進數表達整數、以字符碼表達文字或符號等),並且以特定的運算方式處理之(例如:以二的補數方式做整數加減運算)。在電腦中,資料可依實際需要以基本形態(整數、實數、字符等)或組合形態(陣列、字串、記錄等)呈現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相似詞: 【文件】
對應華語: 資料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資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u-liā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可供參考或研究的材料或者記錄。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資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資料 相關客家語 資料
相似詞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