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踢踏舞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tī tà w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ī tà wǔ
解釋:
  1. 一種舞蹈。在舞鞋的前端和後跟釘上鐵片,跳舞時上身多保持平穩,偶爾也有拍手、拍身的動作,腳下靈活敏捷,以腳尖、腳掌或腳跟擊地,發出響亮的踢躂聲。起源說法不一,一說源自英格蘭北部的傳統木鞋舞,一說源自墨西哥民間舞蹈。十九世紀,美國的黑人及模仿他們的白人更融合多種舞步,創新風格,使踢躂舞成為一種通俗舞蹈。§英 tap dance  △踏躂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踢踏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ī tà wǔ
解釋:
一種舞蹈。參見「踢躂舞」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踢踏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ap Dance
作者: 陳勝美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是一種舞台表演形態的舞蹈。其特色是將舞鞋的前掌和後跟釘上鐵片,利用腳尖和腳跟在地板上快速的踏出各種精確的節奏聲響。它源自於愛爾蘭和英格蘭北部傳統的木鞋舞及非洲節奏性跺腳的舞蹈動作。十九世紀美國的黑人及模仿他們的白人,將這些特色融合了舞蹈,成為美國本土的表演性舞蹈。1925年將舞鞋前掌及後跟釘上鐵片,以便發出更響亮的踢踏聲。1940年後踢踏舞腳部動作更形複雜,並且還吸收融合了芭蕾舞和現代舞的許多高難度動作。它透過各種表演和歌舞影片的推廣,引起了流行的風潮。此方面傑出的舞蹈家有:福瑞.亞斯坦〈Fred Astaire〉、比爾.羅賓森(Bill Robinson)、艾里諾.包威爾(Eleanor Powell)、瑞.包爾格(Ray Bolger)、保羅.卓爾柏(Paul Draper)、安.米勒(Ann Miller)、金.凱利(Gene Kelly)……等人。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簡明大英百科全書》1991.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踢踏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