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近側發展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作者: 丁振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近側發展區是俄國心理學家韋考斯基(L.S. Vygotsky, 1896~1934)用以說明學習與發展關係的概念。韋考斯基採取社會文化的觀點探討人類發展的問題,其認知發展論強調社會互動對認知內化的作用,認為所有高層次的心理歷程都是社會化結果,這些歷程是在人們之間(特別是成人與兒童之間)的互動而逐漸形成的。剛開始時,兒童經驗與別人共同解決問題的活動,漸漸的兒童能獨自表現這些功能。內化的歷程是逐漸形成的;首先由成人或知識較多的同伴引導兒童的活動,漸漸地成人與兒童分擔問題解決的責任,像這樣經由與別人約束(other-regulation)到自我約束(self-regulation)的轉化過程,達到認知的結果。這個發展過程是透過個體與社會互動而形成的,社會環境中別人的支持效果具有鷹架作用(scaffolding)。
  韋考斯基認為由目前能獨自完成的水準,達到潛在發展水準(經由協助後的表現水準),這段差距是學習潛能的重要指標。因此韋考斯基稱這段由現有的實際發展水準(the actual development level)到潛在發展水準(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level)的差距為「近側發展區」。實際發展水準是指兒童到目前為止,已完全發展而成的心理功能,也就是兒童能獨自完成認知作業的水準。傳統的智力測驗評量的能力就是實際發展水準,並將之視為預測學習潛能的指標,是因為傳統的智力測驗假定每個受試者的學習機會相同,目前實際發展水準可預測未來的實際發展水準。但每個人所受到的社會支持不同,這假設難以成立。所以韋考斯基認為實際發展水準是發生的起源,但無法代表真正的智力。真正的智力應該是潛在水準,而學習的潛力就是近側發展區。近側發展區的測量包括發生的起點(實際發展水準)、智力(潛在的發展水準)及發展的潛力(近側發展區)。因此測驗具備了評量、預測、診斷及補救的功能,而且能反應教學的成敗。
  近側發展區的理論對教育最主要的啟示有兩方面:第一,在測驗方面,促進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理論與實務的發展;第二,在教學方面,引發對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的研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近側發展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