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精神分析的美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崔光宙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精神分析的美學是以潛意識的升華作用來解釋藝術創造的原因。精神分析學派的開山始祖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在一九三○年所發表的〔文明及其不滿〕(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一書中主張:人類在文明生活中有許多的痛苦、失望、挫折、煎熬。藝術家不同於凡人,在於他可以藉著幻想來放縱情欲,將受現實壓抑的原始本能衝動,昇華成為社會所容許的藝術創造活動。藝術家通常都有明顯的內向性格,如果他不能將內心的不滿轉移成為藝術創作,他就會變成精神病患。因此佛洛依德說:詩人也是一個白日夢者。
  佛洛依德有關美學的論文包括:〔詩人與白日夢〕(Der Dichter und das Phantasieren, 1908)、〔達文西幼年回憶〕(Eine Kind heitserinnerung des Leonardo da Vinci, l910)、〔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Der Moses des Michelangelo, 1914)、〔論幽默〕(Der Humor, 1928)、〔杜斯妥也夫斯基與叛逆〕(Dostojewski und die Vater tötung, 1928),以心理分析的技術分析藝術作品和文學作品的心理根源,成為古典精神分析美學的經典之作。
  佛洛依德之後,瑞士精神病科醫生容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以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的概念去分析藝術創作。他認為藝術創作的根源,不能只在作者個人潛意識中去尋找,而是累積在各種族的原始潛意識之中,保存在種族成員的心靈深處,並在寓言、神話、宗教和藝術之中形成所謂的原型意象,甚至夢中出現的恐怖形象,也是原型意象的殘餘。因此藝術創作是使集體潛意識符號化的活動,藝術家並非意志上完全自由的人,而是具有敏銳感受力的「集體的人」(collective man)。容格在〔心理學與文學〕(Psychology and Literature)一文中說:「並不是歌德創作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浮士德是什麼?它是個符號,老早就潛藏在德國人靈魂中的深奧的東西。」
  佛洛依德的「潛意識」與容格的「集體潛意識」概念,雖然充滿形上學的神祕成分,但卻加深了藝術創作學說的深度,對美學視野的拓展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精神分析的美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