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頭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rén tó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én tóu
解釋:
  1. 人的頭。
    【例】實驗室裡陳列了人頭模型,以讓學生了解人體構造。
  2. 為了逃避法律責任所設置的違法代理人。
    【例】小心保管自己的印章和身分證,以免被居心不良的票商拿去當人頭。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én tóu
解釋:
1.人的頭。晉.干寶《搜神記》卷六:「河南街郵樗樹生枝,如人頭,眉目鬚皆具,亡髮耳。」《三國演義》第九二回:「一彪軍從外吶喊殺入,為首大將提偃月青龍刀,手挽人頭。雲視之,乃關興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周經歷又把三個人頭割下來。」
2.人。《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物事自賣在人頭,未得錢,支得時即便付還官人。」
3.指跟人的關係。《官場現形記》第一八回:「到底你老哥在這裡做官做久了,外面人頭熟。」
4.人數。用於計數。如:「颱風賑災金按人頭發放。」
5.為了逃避法律責任或某些責任義務所設置的代理人。如:「小心保管自己的印章和身分證,免得被拿去登記,當人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人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âng-thâ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人的頭部。
  2. [[名] ] 人數。
  3. [[名] ] 為了逃避法律責任所設置的負責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人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人面人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