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帊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ㄐㄧㄣ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用二幅或三幅帛拼成的大巾。《廣韻.去聲.禡韻》:「《通俗文》曰:『帛三幅曰帊。』」《南史.卷八.梁本紀》:「梁王詧使以布帊纏屍,斂以蒲席。」
2.幞,即頭巾。《廣韻.去聲.禡韻》:「帊,帊幞。」
3.帳子。元.周伯琦《六書正譌.卷四.禡韻》:「帊,一曰帳也。」
4.手巾。通「帕」。《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觀人圍棋,局壞,粲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以二幅或三幅帛拼成之大巾。大徐本《說文解字.巾部.新附》:「帊,帛三幅曰帊。」《南史.卷八.梁本紀.元帝》:「梁王詧使以布帊纏屍,斂以蒲席。」

2. 帊襆,即頭巾。《廣韻.去聲.禡韻》:「帊,帊襆。」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首無巾帊。」

3. 帳子。元.周伯琦《六書正譌.去聲.禡韻》:「帊,一曰帳也。」南朝陳.戴嵩〈詠欲眠〉詩:「拂枕薰紅帊,迴燈復解衣。」

4. 手巾。通「帕」。《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王粲》:「觀人圍棋,局壞,粲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宋.呂濱老〈念奴嬌.贈希文寵姬〉詞:「短短霞盃,溫溫羅帊,妙語書裙幅。」

注音: ㄆ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