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枇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ㄆㄧˊㄆㄚˊㄔㄤˊㄌㄩˋㄑㄧㄠˊㄇㄨˋㄧㄝˋㄅㄧㄢˇㄩㄢˊㄒㄧㄥˊㄎㄞㄅㄞˊㄏㄨㄚㄍㄨㄛˇㄕˊㄏㄨㄤˊㄙㄜˋㄍㄢㄇㄟˇㄎㄜˇㄕˊㄖㄨˊ:「ㄆㄧˊㄆㄚˊㄍ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枇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枇杷」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算成串物品的單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ㄆㄧˊ

「枇杷」:

⑴ 植物名。薔薇科枇杷屬,常綠喬木。葉長橢圓形或倒披針長橢圓,具短柄,互生,先端銳,邊緣具疏鋸齒。圓錐花序頂生,花小色白。果實亦稱為「枇杷」,呈淡黃色或橙黃色,味甘美,可食。葉子及核果可入藥,具鎮咳作用。《說文解字.木部》:「枇,枇杷木也。」

⑵ 樂器名。《正字通.木部》:「枇杷,胡人馬上樂器名,亦作琵琶。」

㈡ㄅ一ˇ

祭祀時用來承載祭祀牲體之器具。《禮記.雜記》:「枇以桑。」漢.鄭玄.注:「枇所以載牲體者。」唐.孔穎達.疏:「枇者所以載牲體,從鑊以枇升入於鼎,從鼎以枇載之於俎。」

㈢ㄅㄧˋ

齒節細密,用以除去髮垢之梳子。《廣韻.去聲.至韻》:「枇,細櫛。」亦作「笓」、「篦」。

㈣ㄆ一

木名。《集韻.平聲.齊韻》:「枇,楖木。或書作枈。」

注音: ㈠ㄆㄧˊ ㈡ㄅㄧˇ ㈢ㄅㄧˋ ㈣ㄆ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枇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