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顓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ān
解釋:
  1. 蒙昧、膽怯。
    【例】顓蒙、顓民
  2. 專、擅。通「專」。
    【例】顓政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ān
解釋:
[形]
1.謹慎的樣子。《說文解字.頁部》:「顓,頭顓顓謹貌。」
2.蒙昧、膽怯。《淮南子.覽冥》:「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
[動]
專、擅。通「專」。《漢書.卷六七.梅福傳》:「至元始中,王莽顓政。」
[名]
姓。如古時有顓臾。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敬謹貌。《說文解字.頁部》:「顓,頭顓顓謹貌。」

2.善良。《淮南子.覽冥》:「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漢.高誘.注:「顓,善。」

3.蒙昧、無知。明.方孝孺〈寧野軒銘〉:「善為治者,常養斯民之質於冥冥之中,使之全其性而不鑿其天,顓然無思,頽然無為,椎魯敦樸而不雜以偽,故其民難搖而易化。」

4.獨占、把持。通「專」。《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梅福》:「至元始中,王莽顓政。」《宋史.卷一八六.食貨志下八》:「板橋瀕海,東則二廣、福建、淮浙,西則京東、河北、河東三路,商賈所聚,海舶之利顓於富家大姓。」

5.「顓頊」:上古五帝之一。相傳為黃帝之孫,最初建國於高陽,故號高陽氏。《廣韻.平聲.仙韻》:「顓,顓頊。」《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注音: ㄓㄨ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