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刺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ㄉㄠ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ㄐㄧㄢㄖㄨㄟˋ˙ㄉㄜㄉㄨㄥ西˙ㄒㄧㄓㄚㄖㄨˋㄏㄨㄛˋㄓˊㄐㄧˊㄖㄨˊ:「ㄒㄧㄥˊㄘˋ」、「ㄘˋㄕㄚ」、「ㄘˋㄑㄧㄤ」。
  2. ㄧˇㄓㄣㄒㄧㄡˋㄨˋㄖㄨˊ:「ㄘˋㄒㄧㄡˋ」、「ㄘˋㄗˋ」。
  3. ㄒㄧˋㄦˊㄐㄧㄢㄖㄨㄟˋ˙ㄉㄜㄉㄨㄥ西˙ㄒㄧㄖㄨˊ:「ㄓㄨˊㄘˋ」、「ㄩˊㄘˋ」、「ㄇㄤˊㄘˋㄗㄞˋㄅㄟˋ」。
  4. ㄐㄧㄒㄧㄠˋㄔㄠˊㄒㄧㄠˋㄖㄨˊ:「ㄈㄥˋㄘˋ」、「ㄐㄧㄘˋ」。
  5. ㄢˋㄓㄨㄥㄓㄣㄙˋㄉㄚˇㄊㄧㄥㄖㄨˊ:「ㄘˋㄊㄢˋ」。
  6. ㄕㄡˋㄨㄞˋㄨˋㄘˋㄐㄧㄦˊㄔㄢˇㄕㄥㄅㄨˋㄏㄠˇ˙ㄉㄜㄍㄢˇㄐㄩㄝˊㄖㄨˊ:「ㄘˋㄧㄢˇ」、「ㄘˋㄦˇ」、「ㄘˋㄅㄧˊ」。
  7. ㄘˋㄐㄧ:①ㄍㄢˇㄍㄨㄢㄧㄣㄕㄡˋㄨㄞˋㄌㄧˋㄧㄥˇㄒㄧㄤˇㄦˊㄧㄡˇㄙㄨㄛˇㄈㄢˇㄧㄥˋㄏㄨㄛˋㄓˇㄈㄢˇㄧㄥˋ˙ㄉㄜㄔㄥˊㄉㄨˋㄖㄨˊ:「ㄕㄥㄍㄨㄤㄘˋㄐㄧ」、「ㄈㄟㄔㄤˊㄘˋㄐㄧ」。②ㄊㄜˋㄓˇㄅㄨˋㄏㄠˇㄕˋㄑㄧㄥˊ˙ㄉㄜㄧㄥˇㄒㄧㄤˇㄖㄨˊ:「ㄓㄜˋㄘˋㄉㄚˇㄐㄧˊㄉㄨㄟˋㄊㄚㄌㄞˊㄕㄨㄛㄘˋㄐㄧㄊㄞˋㄉㄚˋ˙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以尖銳的東西扎入。
    【例】穿刺、刺繡 ◎
  2. 細而尖銳如針的東西。
    【例】芒刺、魚刺
  3. 以尖酸刻薄的言語指出或嘲笑別人的過失。
    【例】諷刺、譏刺
  4. 因外物刺激使產生不好的感覺。
    【例】刺眼、刺耳、刺鼻
  5. 暗殺。
    【例】行刺、刺殺、遇刺
  6. 暗中打聽。
    【例】刺探
  7. 名片、名帖。
    【例】名刺、刺帖、投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以尖銳的東西扎入。如:「穿刺」。《廣韻.入聲.昔韻》:「刺,穿也。」宋.陸游〈出塞曲〉:「佩刀一刺山為開,壯士大呼城為摧。」
2.暗殺。《爾雅.釋詁上》:「刺,殺也。」如:「行刺」、「刺殺」。《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豫讓傳》:「(豫讓)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
3.以尖銳的話指出別人的過失。如:「諷刺」、「譏刺」。《漢書.卷八九.龔遂傳》:「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
4.暗中打聽。如:「刺探」。《漢書.卷七四.丙吉傳》:「馭吏因隨驛騎至公車刺取,知虜入雲中、代郡,遽歸府見吉白狀。」唐.顏師古.注:「刺,謂探候之也。」
5.刺激使產生不好的感覺。如:「刺眼」、「刺耳」、「刺鼻」。
[名]
1.細而尖銳的東西。如:「竹刺」、「芒刺」、「魚刺」。
2.名片、名帖。如:「名刺」、「刺帖」、「投刺」。
3.姓。如唐代有刺正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刺、繡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ì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指細而尖銳的東西。
音讀: tshi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兇悍的樣子。
  2. [[動] ] 編織、縫製。
  3. [[形] ] 如針刺不舒服的感覺。
  4. [[動] ] 揭發。
  5. [[動] ] 用尖銳的東西插入。
  6. [[動] ] 刺青、紋身。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