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ī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īng |
解釋:
[名] 1.植物名。落葉灌木。枝條可編籃筐,有牡荊、紫荊、黃荊多種。 2.荊木製成的鞭子,古代用作刑杖。《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3.州名。中國古代九州之一,荊族居住的地方。參見「荊州」條。 4.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如:「拙荊」、「寒荊」。 5.姓。如戰國時燕有荊軻。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植物名。落葉灌木。枝條可編籃筐,有牡荊、紫荊、黃荊多種。 2. 荊木製成之鞭,古代用作刑杖。《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3. 地名: ⑴ 古代九州之一,荊族居住之地。今大陸地區湖南、湖北及四川舊遵義、重慶二府,貴州舊思南、銅仁、思州、石阡等府,及廣西全縣、廣東連縣,皆屬其地。 ⑵ 漢所置之十三刺史部之一。地處長江中游,三國至南北朝時代是政治、軍事重地。轄地約今大陸地區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省西南部。 ⑶ 大陸地區湖北省舊府名。明、清時設置,治所位於今大陸地區江陵縣。今大陸地區湖北省宜都縣到監利縣之長江流域為其轄境。 4. 舊時謙稱己妻。如:「拙荊」、「寒荊」。 5. 姓。如戰國燕有荊軻。 |
|
注音: | ㄐㄧㄥ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荊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