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瞥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ㄢˇㄍㄨㄤㄌㄩㄝˋㄍㄨㄛˋㄏㄣˇㄎㄨㄞˋ˙ㄉㄜㄎㄢˋㄧˊㄒㄧㄚˋㄖㄨˊ:「ㄘㄨㄥㄘㄨㄥㄧˋㄆㄧㄝ」、「ㄐㄧㄥㄏㄨㄥˊㄧˋㄆㄧㄝ」。
  2. ㄎㄨㄞˋㄙㄨˋ˙ㄉㄜㄊㄨˊㄖㄢˊ˙ㄉㄜㄖㄨˊ:「ㄆㄧㄝㄉㄧˋ」、「ㄆㄧㄝㄖ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瞥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iē
解釋:
  1. 眼光掠過、很快的看一下。
    【例】匆匆一瞥、驚鴻一瞥
  2. 快速的、突然的。
    【例】瞥地、瞥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iē
解釋:
[動]
眼光掠過、很快的看一下。如:「匆匆一瞥」、「瞥了他一眼」。《梁書.卷三十三.王筠傳》:「雖偶見瞥觀,皆即疏記。」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五四齣:「聲息兒恁怔忡,把門兒偷瞥。」
[形]
快速的、突然的。如:「瞥地」、「瞥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眼光掠過。如:「匆匆一瞥」、「瞥了他一眼」。《說文解字.目部》:「瞥,過目也。」《梁書.卷三三.列傳.王筠》:「雖偶見瞥觀,皆即疏記。」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五四齣:「聲息兒恁怔忡,把門兒偷瞥。」

2. 倏忽、忽然。《說文解字.目部》「瞥」字清.段玉裁.注:「倏忽之意。」《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下.禰衡》:「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瞥聞,不忘於心。」宋.辛棄疾〈玉樓春.戲賦雲山〉詞:「西風瞥起雲橫渡,忽見東南天一柱。」

3. 轉動。如:「扭頭瞥項」。《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幸是我那天不曾莽撞,不然今日之下,弄得一個扭頭瞥項,一個淚眼愁眉,人生到此,還有何意味!」

注音: ㄆㄧㄝ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瞥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