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變) |
| 漢語拼音: | yī gài (變) yí gài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一概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yī gài |
|
解釋:
1.概,為古代平斗斛的木條。「一概」引申為同一標準。《楚辭.屈原.九章.懷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唐.韓愈〈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後〉詩二首之一:「誠不如兩忘,但以一概量。」 2.相同、一律。《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王符》:「其輕薄姦軌既陷罪法,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憤,而反一概悉蒙赦釋,令惡人高會而誇吒。」唐.杜甫〈秦州雜詩〉二○首之四:「萬方聲一概,吾道竟何之。」 3.一端、一面。《淮南子.詮言》:「自樂於內,無急於外,雖天下之大,不足以易其一概。」《新唐書.卷一七七.列傳.韋表微》:「尤好春秋。病諸儒執一概,是非紛然,著三傳總例,完會經趣。」 4.全部。《紅樓夢》第一六回:「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裡頭的信息一概不知。」《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學監是頂要緊的差使,學生飲食起居,一概都要老兄照料。」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一概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副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一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一概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it-khài
|
解釋:
|
|
| 又唸作: | (一概, it-kài)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一概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