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劑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劑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ì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劑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ì |
|
解釋:
[名] 1.經調配而成的藥品或化學製品。如:「藥劑」、「針劑」、「消毒劑」、「殺蟲劑」、「防腐劑」。 2.一定的分量。唐.陸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之二:「蓋以事逐情生,費從事廣,物有劑而用無節,夫安得不乏乎?」 3.量詞。計算經過調配後的藥物的單位。如:「他吃了這三劑中藥後,病情已逐漸穩定。」、「小寶已接種了第三劑疫苗。」 [動] 調和。如:「調劑」。《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劉梁傳》:「和如羹焉,酸苦以劑其味。」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劑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劑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1. 剪齊。《說文解字.刀部》:「劑,齊也。」 2. 調和。如:「調劑」。《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下.劉梁》:「和如羹焉,酸苦以劑其味。」 3. 經調配而成之藥品或化學製品。如:「藥劑」、「針劑」、「消毒劑」、「殺蟲劑」、「防腐劑」。《歧路燈》第三七回:「只因他先君有病,分明是董橘泉誤投補劑,我後來用大承氣湯還下不過來,不知那個狗雜種風言風語,說是我治死了。」 4. 一定之分量。唐.陸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之二:「蓋以事逐情生,費從事廣,物有劑而用無節,夫安得不乏乎?」 5. 量詞。計算藥物經過調配後之單位。《紅樓夢》第七回:「姑娘到底有什麼病根兒,也該趁早兒請個大夫來,好生開個方子,認真吃幾劑藥,一勢兒除了根纔是。」 |
|
| 注音: | ㄐㄧ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劑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