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攤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ㄆㄧㄥˊㄆㄨㄎㄞㄓㄢˇㄖㄨˊ:「ㄊㄢㄎㄞ」、「ㄌㄧㄤˇㄕㄡˇㄧˋㄊㄢ」。
  2. ㄆㄧㄥˊㄈㄣㄈㄣㄉㄢㄖㄨˊ:「ㄈㄣㄊㄢ」、「ㄊㄢㄑㄧㄢˊ」、「ㄊㄢㄆㄞˋ」。
  3. ㄇㄞˋㄉㄨㄥ西˙ㄒㄧ˙ㄉㄜㄒㄧㄠˇㄨㄟˋㄓˋㄖㄨˊ:「ㄕㄜˋㄊㄢ」、「ㄉㄧˋㄊㄢ」、「ㄊㄢㄨㄟˋ」、「ㄕㄨㄅㄠˋㄊㄢ」、「ㄕㄨㄟˇㄍㄨㄛˇㄊㄢ」。
  4. ㄍㄨㄥㄎㄞㄦˊㄨˊㄙㄨㄛˇㄧㄣˇㄇㄢˊㄖㄨˊ:「ㄅㄚˇㄏㄨㄚˋㄊㄢㄎㄞㄌㄞˊㄕㄨㄛㄑㄧㄥㄔㄨˇ。」
  5. ㄊㄢㄆㄞˊㄨㄢˊㄆㄞˊㄕˊㄈㄢㄎㄞㄉㄧˇㄆㄞˊㄐㄧˇㄉㄚˋㄐㄧㄚㄎㄢˋㄔㄥㄨㄟˊㄊㄢㄆㄞˊ」。ㄧㄣˇㄕㄣㄨㄟˊㄊㄢˇㄅㄞˊㄒㄧㄤㄕˋㄖㄨˊ:「ㄕˋㄉㄠˋㄖㄨˊㄐㄧㄣㄉㄚˋㄐㄧㄚㄓˇㄏㄠˇㄊㄢㄆㄞˊ˙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攤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ān
解釋:
  1. 平鋪、擺開。
    【例】她把蓆子攤在地上,準備野餐。 ◎
  2. 設於路旁、夜市等地,簡單的貨物零售處。
    【例】地攤、攤販、小吃攤
  3. 分擔、分配。
    【例】攤錢、均攤任務
  4. 公開而無所隱瞞。
    【例】讓我們把話攤開來說清楚,免得造成誤會。
  5. 將糊狀物在鍋中鋪平成片狀的烹飪方法。
    【例】攤春捲皮
  6. 量詞。計算靜止在一處或鋪開成一片的液體和糊狀物的單位。
    【例】一攤水、一攤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ān
解釋:
[動]
1.鋪開、擺開。《水滸傳》第三回:「地上攤著十數個膏藥。」
2.公開而無所隱瞞。如:「讓我們把話攤開來說。」
3.一種烹飪方法。將糊狀物在鍋中鋪平成薄片狀進行煎烤。如:「攤春捲皮」、「攤煎餅」。
4.分擔、分配。如:「攤錢」、「均攤任務」。
5.遇到、碰上。多指不如意的事情。如:「攤到這麻煩,可真受不了!」、「算你家吉星高照,差點沒攤了人命。」
[名]
1.設在路旁、夜市等處,隨地陳列貨物零售的地方。如:「麵攤」、「水果攤」、「小吃攤」。《老殘遊記》第一二回:「兩邊擺地攤,售賣農家器具。」
2.量詞。(1)表示概量。猶堆。如:「一攤泥」、「一攤肉」、「一攤人潮」。(2)表示一個攤位。如:「在他的攤子旁邊是一攤賣綠豆湯的,有時比他早到,有時比他晚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ua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平均分配。
  2. [[量] ] 計算工作、生意、飯局,或者分期攤還的回數單位。
音讀: tha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