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膽 - 教育百科
ˇ
播放
ˋ
部 + 13 畫 = 17 dǎ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腹內器官之一,內儲有膽汁,可幫助消化。
  2. 勇氣。如:「膽量」、「壯膽」、「破膽」、「膽怯」、「膽大包天」。
  3. 器物的內層,可容納水、空氣等。如:「球膽」、「瓶膽」、「這個熱水瓶的內膽已經破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膽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ǎn
解釋:
  1. 內臟器官之一。近肝臟右半葉,所存膽汁,黃綠色,味苦,有助人體消化的功能。
    【例】膽囊炎和膽結石是膽最常見的兩種病症。 △膽囊  ◎
  2. 勇氣,古人以為勇氣由膽發出。
    【例】膽小、壯膽
  3. 器物外殼和內部間抽成真空的圓柱瓶,以導熱較差的材質製成。如保溫熱水瓶的瓶膽。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ǎn
解釋:
[名]
1.內臟器官之一。近肝臟右半葉,所儲膽汁,黃綠色、味苦,助消化。也稱為「膽囊」。
2.勇氣,古人以為勇氣由膽發出。如:「膽怯」、「壯膽」。
3.器物的內部,可容納水、空氣等。如:「球膽」、「瓶膽」、「熱水瓶的內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á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畏懼、害怕。
    例如:遮爾暗,我愈行愈膽。Tsiah-nī àm, guá jú kiânn jú tám. (這麼暗,我愈走愈覺得恐怖。)
  2. [名] 勇氣。古人認為勇氣由膽發出。
    例如:膽量 tám-liōng。
音讀: tá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人體內臟之一。靠近肝的右半葉,所存的膽汁為黃綠色,味道極苦,用來協助消化。
    例如:膽汁 tánn-tsiap、膽結石 tánn kiat-tsio̍h。
  2. [名] 勇氣。古人認為勇氣由膽發出。
    例如:我無膽,毋敢去。Guá bô-tánn, m̄-kánn khì. (我沒膽量,不敢去。);好膽 hó-tánn(很有勇氣)。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