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衷一是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變) |
漢語拼音: | mò zhōng yī shì (變) mò zhōng yí sh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莫衷一是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ò zhōng yī shì |
解釋:
眾說紛紜,無法得到一致的結論。如:「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也作「莫衷壹是」。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莫衷一是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
釋義: 形容眾說紛紜,無法得到一致的結論。※語或出清.黃協塤《鋤經書舍零墨.卷三.落英》。 △「衷諸壹是」 |
|||
典故說明:
「莫衷一是」就是在許多看法中,無法肯定何者為是。在黃協塤論〈離騷〉中「落英」一詞的解釋中用了此語。戰國時愛國文人屈原有一篇流傳甚廣的作品〈離騷〉,對後世的影響極深,有許多人研究,並替它作注解。清代人黃協塤在《鋤經書舍零墨》一書中,指出〈離騷〉裡「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落英」二字,每個人的注解都不同,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看法。他自己因此做了些考證,認為「落英」二字並非是一般人認定的「落葉」,「落」是剝落之意,而「英」則是指花。在廣東有人取乾菊花入菜,可以增加菜餚的美味,「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即是指剝落秋菊的花加入晚餐烹調。黃協塤用「莫衷一是」表述歷代各家對「落英」二字注解的歧異,「莫衷一是」一語就是,用來形容眾說紛紜,無法得到一致的結論。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眾說紛紜,無法得到一致的結論。 使用類別 用在「意見紛雜」的表述上。 例句
|
|||
辨識: 近義成語 眾說紛紜 形音辨誤 衷,音ㄓㄨㄥ。心中的想法。不可寫作「中」。
|
|||
典源: ※清.黃協塤《鋤經書舍零墨.卷三.落英》〈離騷〉(1):「夕餐秋菊之落英。」註者聚訟(2),莫衷一是。
〔注解〕 (1) 〈離騷〉:為《楚辭》的一篇,戰國時屈原所作。屈原仕楚懷王,因讒言被流放,憂愁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2) 聚訟:眾人爭論。 |
|||
書證:
01.清.黃協塤《鋤經書舍零墨.卷三.落英》:「〈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註者聚訟,莫衷一是。」(源)
02.《痛史》第三回:「諸將或言固守待援,或言決一死戰,或言到臨安求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03.《清史稿.卷一○七.選舉志二》:「邇者詔書數下,開特科,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學堂。惟風氣尚未大開,論說莫衷一是。」
04.《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鐵路之議,歷有年所,毀譽紛紜,莫衷一是。」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莫衷一是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