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亮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ㄤㄇㄧㄥˊㄖㄨˊ:「ㄊㄧㄢㄌㄧㄤˋ」、「ㄕㄢˇㄌㄧㄤˋ」、「ㄇㄧㄥˊㄌㄧㄤˋ」、「ㄌㄧㄤˋㄐㄧㄥㄐㄧㄥ」。
  2. ㄇㄧㄥˊㄅㄞˇㄔㄨㄌㄞˊㄖㄨˊ:「ㄌㄧㄤˋㄆㄧㄠˋ」、「ㄉㄥㄊㄞˊㄌㄧㄤˋㄒㄧㄤˋ」、「ㄌㄧㄤˋㄔㄨㄉㄧˇㄆㄞˊ」。
  3. ㄇㄧㄥˊㄅㄞˊ˙ㄉㄜㄖㄨˊ:「ㄧㄢˇㄐㄧㄥㄒㄩㄝˇㄌㄧㄤˋ」、「ㄉㄚˇㄎㄞㄊㄧㄢㄔㄨㄤㄕㄨㄛㄌㄧㄤˋㄏㄨㄚˋ。」
  4. ㄕㄥㄧㄣㄍㄠㄎㄤˋㄑㄧㄥㄔㄜˋㄖㄨˊ:「ㄏㄨㄥˊㄌㄧㄤˋ」、「ㄌㄧㄠˊㄌㄧㄤˋ」、「ㄒㄧㄤˇㄌㄧㄤˋ」。
  5. ㄓㄨㄥㄓˊㄑㄧㄥㄍㄠㄖㄨˊ:「ㄍㄠㄈㄥㄌㄧㄤˋㄐㄧㄝ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亮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àng
解釋:
  1. 明朗、光明。
    【例】明亮、亮晃晃、烏黑亮麗
  2. 聲音響亮清澈。
    【例】宏亮、嘹亮、響亮
  3. 顯露、展示。
    【例】亮票、亮牌、亮相
  4. 清楚、明白。
    【例】亮察、心明眼亮
  5. 忠貞正直。
    【例】亮直、高風亮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àng
解釋:
[形]
1.明朗、光亮。如:「晶亮」、「明亮」、「烏黑亮麗」。《文選.嵇康.雜詩》:「皎皎亮月,麗于高隅。」
2.聲音響亮清澈。如:「宏亮」、「嘹亮」。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三折:「則聽的語如鐘,喝一聲響亮春雷動。」
3.忠貞正直。如:「高風亮節」。《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
[動]
顯露、展示。如:「亮牌」、「亮相」。《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亮了兵器,就交起手來。」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ng
解釋:
參見「亮陰」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ā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liō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ㄧㄤˋ

1. 明朗、光亮。段注本《說文解字.儿部》:「亮,明也。」三國魏.嵇康〈雜詩〉:「皎皎亮月,麗於高隅。」。《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到天色晚了,每船兩盞明角燈,一來一往,映著河裡,上下明亮。」

2. 顯露、展示。如:「亮牌」、「亮相」。《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亮了兵器,就交起手來。」

3. 忠貞正直。如:「高風亮節」。《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列傳上.戴憑》:「伏見前太尉西曹掾蔣遵,清亮忠孝,學通古今。」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

4. 誠信。南朝宋.謝靈運〈初發石首城〉詩:「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絲。」

5. 佐助。《書經.畢命》:「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師。」

6. 聲音響亮清澈。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三折:「則聽的語如鐘,喝一聲響亮春雷動。」《文明小史》第三三回:「不覺精神陡長,說話的聲音也宏亮了。」

 ㈡ㄌㄧㄤˊ

「亮陰」:古代天子居喪,政事全權委託大臣處理,默而不言。《書經.說命上》:「王宅憂,亮陰三祀。」亦作「諒陰」。

注音: ㈠ㄌㄧㄤˋ ㈡ㄌㄧ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亮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