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同儕教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er Tutoring
作者: 何縕琪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同儕教學是指一個較優秀的學生教導一個比自己小的生手學生(通常小一至二歲)。在教學的運用上,也包含以同年齡或年齡相近者來擔任輔導者,或者以年齡差距較大的年長者來輔導年幼者的跨齡輔導。同儕教學是同儕學習的一種形式,其他形式如合作學習,相同(或不同)能力的學生一起(或分開)共同完成老師所指派的作業。另一種形式是同儕合作,一群能力相當的生手學生一起工作,完成先前自己無法獨自完成的作業。
  同儕教學之所以獲得教育學者及實務工作者的重視,係因其具有下列功能:(1)可協助學校教育者達到重視個別差異並符合學生個別需要的教育理想;(2)是一種合乎成本效益的教育資源;(3)對受輔生的人格與學習均有幫助。
  在李文(J.R. Levin)的研究中,以成人教導四至六年級的學生,及以四至六年級的學生教二、三年級的學生,結果顯示以年長的兒童教年幼學生的效果優於以成人教兒童的效果。這點也顯示兒童對同儕的想法比對成人更重視。同儕教學也可以改善行為問題。在一實驗中,給小學五年級學生十個單元的訓練後,由這些學生擔任有行為問題生的輔導員。在實施了四次小團體及八次個別輔導後,結果顯示受輔生在問題行為及其對教師、同學及自己的態度上都有正向的效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同儕教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