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對兒童有效的同儕與教師技巧課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 Curriculum for Children's Effentive Peer and Teacher Skills, ACCEPTS
作者: 王文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對於輕度與中度智能障礙兒童在小學低年級接受教育時,應以提供他們具有準備技巧(readiness skills)為重點,並以其為今後學習的基本要件。在這些準備技巧中的一項為:與團體中的同儕交互作用,亦即當這些兒童在社會化的初步過程中,教師宜予提供協助。為了達成如是的目標,渥克(H.M. Walker)等人曾設計一種訓練社會適應性行為的方案,即對兒童有效的同儕與教師技巧課程。
  該課程基本目標在為幼稚園至小學六年級的殘障學生預作準備,使他們得以順利就學,並在較少障礙的環境中獲致成功。與這個有關的目標,即在傳授提升班級適應的技巧,俾能為同儕所接納。ACCEPTS是一種具有結構化與順序的活動,涵蓋二十八種技巧,歸類而得五個主要的內容領域:(1)教室技巧;(2)基本互動技巧;(3)與人相處技巧;(4)交友技巧;以及(5)應對技巧(coping skills)。教室技巧這一領域側重在教師所界定的學生在教室表現良好適應的能力(如仔細聽講、遵照指示),其他四個領域則側重在與他人互動所需的能力。
  ACCEPTS根據直接教學模式而來,強調有待教導之技能的定義與順序。為了溝通此等技巧而提供範例與不符要求的例子。在教學活動期間,運用各種練習活動及有系統的矯正程序。至於教學的進行可採一對一、小組或大團體的方式。依學生進步的速率,該方案可在五至十週內完成。採有控制的方式對本方案進行評鑑的結果,指出:該方案不僅傳授殘障者的社會行為技巧,也導致他們在教室與運動場中行為的變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對兒童有效的同儕與教師技巧課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