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典範 - 教育百科
最 | |
佳 | |
典 | |
範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est practices |
作者: | 莊馥瑄 |
日期: | 2013年10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最佳典範是已由多數企業確認,是有價值與有效益的應用性作業方式、知識或經驗等,以業界或具有相似作業流程的最佳實務公司,做為參考與比較的對象,藉由持續性的學習,改善商務流程,提高績效,通常與標竿學習(benchmarking)一起作為績效管理的方式之一。依據美國生產力與品質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re)認為所謂最佳的定義並非絕對,最佳典範必須經過證實能產生較優異的成果,並經過系統化的選擇過程,找出能產生優質績效成果之過程的最佳做法,才能隨之調整應用於企業之中以改變作業方式。為了改善,組織需深度的自我評估,發展改變計畫,以增進營收、效率與作業流程。 應用最佳典範時,要注意最佳的意義會與時俱進,有其特定情境。如於Chevron多層次的定義:(1)好的概念(good idea):一個好的想法,直覺的有道理,但尚未有資料可以證實,對商務營運有正向的影響,還需要更多的檢視分析,一經證實,便可於組織中的執行;(2)好的實務(good practice):已獲資料驗證,企業用來滿足某些顧客或利益關係人需求的項目,可以實施與改善商業成果的一種技術、方法、程序或過程;(3)最佳典範(best practice):基於績效資料過程的分析,已獲多數企業認同是最佳的方法。最佳典範應用於包括公私部門的許多不同組織。對圖書館而言,在管理層面上也可應用不同的最佳典範實務,並依據圖書館特性調整,例如:員工領導、創新思考、顧客服務、團隊合作、變革管理、整合科技等。首先可從瞭解顧客想法或訴怨、員工投入、基本作業統計數據、支出與收入、顧問建議、或調查評估資料等確認圖書館需要改變的作業方式為何。其次藉由需求評估,界定真正需要改變的項目;蒐集其他資料並進行比對,轉換能符合己館需求之方式。 |
|
參考資料: O’Dell, C. & Grayson, C. (1997) Identifying and transferring internal best practices, Best Practice White Paper, 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re.Todaro, J. B. (2002) Change for the Right Reason. Community & Junior College Libraries, 11(1), 27-36。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最佳典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