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冰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ㄨㄟˇㄗㄞˋㄕㄜˋㄕˋㄌㄧㄥˊㄉㄨˋㄏㄨㄛˋㄌㄧㄥˊㄉㄨˋㄧˇㄒㄧㄚˋㄙㄨㄛˇㄋㄧㄥˊㄐㄧㄝˊㄔㄥˊ˙ㄉㄜㄍㄨˋㄊㄧˇㄖㄨˊ:「ㄅㄧㄥㄎㄨㄞˋ」、「ㄩˋㄌㄥˇㄐㄧㄝˊㄅㄧㄥ」。
  2. ㄌㄧˋㄩㄥˋㄅㄧㄥㄎㄨㄞˋㄏㄨㄛˋㄅㄧㄥㄒㄧㄤㄐㄧㄤˋㄉㄧㄨˋㄊㄧˇ˙ㄉㄜㄨㄣㄉㄨˋㄖㄨˊ:「ㄅㄧㄥㄉㄨㄥˋ」、「ㄅㄚˇㄑㄧˋㄕㄨㄟˇㄅㄧㄥㄧˊㄒㄧㄚˋ。」
  3. ㄌㄥˇ˙ㄉㄜㄖㄨˊ:「ㄅㄧㄥㄌㄧㄤˊ」、「ㄅㄧㄥㄌㄥˇ」、「ㄓㄜˋㄒㄧㄝㄧㄣˇㄌㄧㄠˋㄕˋㄅㄧㄥ˙ㄉㄜ。」
  4. ㄐㄧㄝˊㄅㄞˊㄅㄞˊㄋㄣˋㄖㄨˊ:「ㄅㄧㄥㄐㄧㄩˋㄈㄨ」。
  5. ㄅㄧㄥㄓㄨㄤˋ˙ㄉㄜㄐㄧㄝˊㄐㄧㄥㄊㄧˇㄖㄨˊ:「ㄅㄧㄥㄊㄤˊ」、「ㄅㄛˋㄏㄜˊㄅㄧ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冰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īng
解釋:
  1. 水在攝氏零度或零度以下所凝結成的固體。
    【例】冰塊、冰河、冰雪
  2. 利用冰塊或冰箱使物體防腐或減低溫度。
    【例】把這瓶鮮奶冰起來吧!
  3. 比喻不重視或冷淡對待。
    【例】他可是被冰了許多年,最近才受重用。
  4. 寒冷。
    【例】冰涼、冷冰冰、冰天雪地
  5. 純潔、清明潔淨。
    【例】冰心、冰雪聰明、冰清玉潔
  6. 白嫩如冰的。
    【例】冰膚、冰肌玉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īng
解釋:
[名]
1.水在攝氏零度以下所凝結成的固體。晉.陸機〈苦寒行〉:「凝冰結重澗,積雪被長巒。」《紅樓夢》第六四回:「因寶玉素昔秉賦柔脆,雖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將茶連壺浸在盆內,不時更換,取其涼意而已。」
2.姓。如明代有冰如鑑。
[動]
1.使用冰塊或利用冰箱以防腐或減低溫度。如:「把這塊肉冰起來。」
2.比喻受人冷淡、不加注意,或不受重用。如:「他被冰了許多年,現在才受重用。」
[形]
1.寒冷。如:「冰涼」、「冰冷」。
2.清高的、純潔的。如:「冰心」。
3.白嫩如冰的。如:「冰肌」、「冰膚」。
4.冷酷、沒感情。如:「她的態度很冰,很難應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i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水在攝氏零度以下所凝結成的固體。
  2. [[形] ] 形容塊狀、透明、堅硬、像冰塊一樣的東西。
  3. [[動] ] 用低溫保存物品。
  4. [[形] ] 涼冷的感覺。
  5. [[形] ] 低溫的。
  6. [[動] ] 擱著不用。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