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課程分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rriculum Differentiation
作者: 周淑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課程分化指對不同的學生實施分殊的課程,而使學生獲得不同的學習經驗。所謂不同學生可能有幾種畫分方式:(1)不同類型、性質的學校,如高中、高職;(2)同一學校內的課程分組,如高中的社會組與自然組;(3)能力分班或班級內能力分組;(4)學生自由選修而形成分組。(黃政傑,民78:頁237)由正式的教育階段觀之,各國大約在中等教育階段開始實施正式的課程分化,使不同學生朝不同方向發展;但由學習層面觀之,則不論任何階段皆可能出現不同型態的課程分化。
  課程分化的主張可追溯至早期科學化的課程理論。論者認為依照「將原料製造成最適當產品」的原理,應按個人能量實施教育,因此課程必須符合不同層級的需求。即課程分化的基本原理是因材施教,希望教導學生適合其性向或志趣的課程內容。然而教育既是個人未來發展的基礎,不同的學習經驗必然引導學生朝不同方向發展,間接決定個人未來生涯與社會地位,是以課程分化的問題並非「因材施教」觀點所能完全解釋。潛在課程學者認為,學生在班級或學校的能力分組所產生的標籤作用、教師期望、師生關係、評分制度及其他種種潛在課程,都可能使學生產生差別性的學習,造成課程分化的實質效果。在社會學研究中也發現,學校分流與社會階層有高度正相關,顯示學校教育可能成為階級再製的工具,其中課程分化所扮演的角色值得特別注意。凡此皆指出課程分化亦有其負面意義。
  與課程分化相關的問題諸如:課程分化與教育機會均等的關係、應提早分化或延緩分化、課程分化的標準及其意識型態、課程分化的時機等,均引發許多教育問題的討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課程分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