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政治社會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作者: 林清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政治社會化是個人接受各種社會期望及文化規範的影響,形成其獨特政治價值觀念及行為型態的過程;若從另一角度界定,一個社會或國家藉各種不同的社會影響力量,培養其社會成員政治價值及行為,以便形成某種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的過程,亦稱為政治社會化。
  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政治社會化目標:傳統或原始社會的政治社會化目標,是將不變或極少變化的文化與政治價值觀念,傳遞或灌輸給下一代,以期維持原有的政治與社會結構;變遷與開放社會的政治社會化目標,是倡導革新,以避免變遷的障礙,而能建立新的社會秩序;極權社會的政治社會化目標,則是運用嚴密控制手段建立新的政治價值,塑造預期的政治行為,以期建立新的政治體制。
  政治社會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個學術研究領域。赫士與陶尼(R.D. Hess & J.V. Torney)在〔兒童政治態度的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Children, 1967)一書中,將研究政治社會化的模式分為四種:第一是累積模式(the accumulation model),認為個人接觸各種政治理念與態度後,就會接受、吸收、累積,並在適當的時機表現出來;第二是認同模式(the identification model),認為個人的政治價值及行為,係因認同某人如父母、教師、同儕等所形成;第三是角色轉移模式(the role transfer model),認為個人以前的經驗及對於社會期望的接受,是個人培養某種政治角色的基礎;第四是認知發展模式(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model),強調認知、感情及行為的漸進性,認為個人自我中心的價值逐漸消失後,便漸漸增加其處理社會、政治事務的抽象及綜合能力。事實上,個人政治社會化的事實,常是多種模式的發展結果。
  在不同的政治體制中,政治社會化的方式常不相同。在民主社會中,個人的人格及權利受到尊重與保障;學校雖有正式的課程傳授政治價值觀念,但仍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一般社會組織亦無嚴格的控制,人民獨立思考的權利受到充分的保障。在極權政治中,學校只是傳授政治價值的一個社會化單位,大眾傳播機構、劇院、青年組織等,全被嚴密控制,以便完成預期的政治社會化結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政治社會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