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康卓帕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ntrapas
作者: 高麗娟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西班牙加泰隆尼亞(Catalonia)莊嚴的宗教舞蹈,早期為彌撒儀式後會眾在教堂外面跳的舞。福特(Richard Ford)在其作品《西班牙文集》(Gatherings in Spain, 1846)中指出,加泰隆尼亞人喜跳《康卓帕斯》及《薩達納》(Sardana)。此舞由教士帶領,大家手牽手,前後搖擺,隊形是半圓形,由兩端男舞者操控著,一邊舞動,一邊以輪唱方式吟頌著宗教歌曲。操控隊形的男舞者,在左方者稱作「Cap」;右方者稱作「Cua」,兩人以不同方向拉扯著隊伍。根據記載,這兩位舞者為此舞的靈魂人物,帶領整齣舞蹈的節拍和舞步,舞蹈重點是,以某方向作動作;接著又朝反方向再重複剛才的動作一次,足部則有快速以腳跟觸及腳背的動作。當今已不常見到此舞的表演,唯有在如奧羅特(Olot)這樣的小鎮偶而會表演。在其他的地方,此舞的形式已有改變,例如《聖荷尼之康卓帕斯》(Contrapas de San Genis)為六對舞者成直線形跳舞;《辛西納之康卓帕斯》(Contrapas de Xinxina)為半圓形後改變為閉口圓的舞蹈,由六對至二十對舞者所跳,雖有尊貴之態度,但亦含有愉悅及輕盈風格之舞蹈。此舞仍和教會活動有關係,常在聖歌唱完後由教士指導,市長代領著跳舞。剛開始時仍具莊嚴之貌,逐漸轉為愉悅。有些版本會因舞者著粗布鞋而有「L´espardenyeta」的舞形。此舞形是每一位舞者以腳跟為軸旋轉後,再牽手成半圓形隊伍。此舞的老形式是古代《鏈舞》(Chain Dance)變型,也是加泰隆尼亞民族舞蹈《薩達納舞》的基本形式。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康卓帕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