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命令(電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mand(Computer)
作者: 張真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命令根據字面上的意思是有使對方必須服從之權,如照我的命令去做(Do as I command you)。在計算機領域中,命令是指引發計算機動作的控制訊號或指令。使用者透過計算機所提供的命令或指令來命令計算機照使用者的要求去做。
  一般計算機的命令,皆由控制臺輸入,並立即發生作用。計算機在接受命令之後,經由命令解譯器(command interpreter)將命令轉換成該命令所對應的處理模組(一般是由數百個機器語言指令所組成),接著執行處理模組,對使用者所下的命令作實體的回應。
  透過命令的執行,使用者可以取得系統時間、日期,或是了解系統資源及週邊設備的使用情況及狀態。使用者亦可透過作業系統所提供的命令,來管理及維護檔案及磁碟空間,除此之外,使用者也可利用命令要求計算機提供服務。
  例如:在MS-DOS作業系統中,使用者可利用TIME及DATE命令來取得系統時間及日期,利用DIR、COPY、DEL、CD、MD……等命令來拷貝、刪除檔案或是管理磁碟空間。
  命令的輸入方式一般採用命令行(command line)介面或是圖形使用者(graph user)介面。命令行界面一般較難以學習及使用,但於程式設計上較有彈性,採用此種介面的作業系統較適合程式設計師,或是系統軟體開發者,如UNIX。而圖形使用者介面,命令則透過滑鼠的輔助,經由選單(menu)或圖示(icon)的選擇輸入,使用者不必熟記命令,就可順利的執行命令。此種介面較具親和力且易於操作,適合初學者及非專業的使用者,麥金塔(Macintosh)作業系統及windows皆屬於圖形使用者介面。
  命令也可以指運算子(operator)本身,在低階語言中,命令與指令有時代表相同意義。於MS-DOS作業系統中,命令則有內命令(internal command)及外命令(external command)之分。內命令常駐於記憶體中,使用者在任何時間皆可執行,如DIR、CD……等命令。外命令一般是獨立的執行檔,執行時要會先載入記憶體中,如FORMAT命令。
  總之,命令是作業系統提供給使用者,取得系統資訊、管理系統資源及要求服務的介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命令(電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