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際單位前置字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I Prefixes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輻射中所用的單位尺度十分廣,如以電磁波頻譜,由非游離的無線電波到高能的宇宙線,便可高達卅個數量級以上,各種常用的輻射單位及用法更需要精確統一。國際單位(SI)的標準用法在ISO 1000中有十分清楚的規定,國際單位分成七種SI基本單位(base units)及兩種輔助單位(auxiliary units),而由基本單位及輔助單位的組合則可行成各種SI導出單位(derived units)。基本單位是:
  *長度length, m(meter)公尺
  *質量mass, kg(kilogram)公斤
  *時間time, s(second)秒
  *電流electric current, A(ampere)安培
  *溫度temperature, K(kelvin)
  *照度luminous intensity, cd(candela)燭光
  *物質量amount of substance, mol(mole)
  莫爾輔助單位則是:
  *平面角plane angle, rad(radian)
  *立體角solid angle, sr(steradian)
  有關SI單位符號用法,ISO建議:
  *標準用法為三進位的乘數,所以單位符號盡量避免使用h、da、d、C等非進位的前置字。只用單一前置字。我國傳統數字用法採印度之四進位,故接受西方之科學的三進位用法,水土不服的狀況其來有自,在大數小數的用法上國內用法更是混亂,有人將nano譯成毫微(milli-micro),實是完全不合ISO宣示的原則。SI單位符號三進位前置字整理如表:
  *符號無單複之分,故在符號後加S,實是畫蛇添足。
  *符號也非縮寫字,故在符號後加縮寫點,也是自作聰明。
  *符號前的乘數用0.1到1000的數。
  *數與符號間需有一空格。
  *符號皆小寫,但導自人名的單位則大寫,如功率單位符號w(瓦特watt, J/s)、力單位符號N(牛頓Newton, m.kg/s2)等。
  *複合符號需避免與前置字混淆,可利用括弧、指數等,避免複合符號混淆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際單位前置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