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醫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ˋㄌㄧㄠˊㄐㄧˊㄅㄧㄥˋㄖㄨˊ:「ㄓˋ」、「ㄌㄧㄠˊ」。
  2. ㄓˋㄌㄧㄠˊㄐㄧˊㄅㄧㄥˋ˙ㄉㄜㄖㄣˊㄖㄨˊ:「ㄕㄥ」、「ㄧㄚˊ」、「ㄕㄡˋ」、「ㄓㄨㄥ」。
  3. ㄩˇㄓˋㄅㄧㄥˋㄧㄡˇㄍㄨㄢ˙ㄉㄜㄖㄨˊ:「ㄕㄨˋ」、「ㄧㄠˋ」、「ㄉㄠˋ」、「ㄉㄜˊ」、「ㄒㄩㄝ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治療、救治。
    【例】醫治、醫療、醫病
  2. 治療疾病的人。
    【例】牙醫、獸醫、名醫
  3. 有關醫療醫術方面的。
    【例】醫術、醫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治療疾病的人。如:「牙醫」、「獸醫」、「名醫」。
2.醫術、醫學。如:「學醫」、「中醫」、「西醫」。《史記.卷一○三.萬石君傳》:「郎中令周文者,名仁,其先故任城人也。以醫見。」
[動]
治療。如:「醫治」、「醫療」。唐.聶夷中〈詠田家〉詩:「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形]
有關醫療方面的。如:「醫術」、「醫德」、「醫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治療、救治。
  2. [[名] ] 醫生。以不同方式治療病患的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專門治療疾病者。如:「牙醫」、「獸醫」。《說文解字.酉部》:「醫,治病工也。」《荀子.法行》:「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隱栝之側多枉木。」《漢書.卷六○.杜周傳》:「昭帝末,寢疾,徵天下名醫,延年典領方藥。」

2. 醫術、醫學。如:「學醫」、「中醫」、「西醫」。《周禮.天官.醫師》:「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共醫事。」《史記.卷一○三.萬石張叔列傳.周文》:「郎中令周文者,名仁,其先故任城人也。以醫見。」

3. 治療。如:「醫治」、「醫療」。《廣韻.平聲.之韻》:「醫,醫療也。」《墨子.號令》:「傷甚者令歸治,病家善養,予醫給藥。」唐.聶夷中〈詠田家〉詩:「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注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