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
作者: 柯華葳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是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簡稱IEA)所主持的一項計畫。其目的在研究世界各國及地區四年級學童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以及閱讀態度,並做跨國間的比較。PIRLS以每五年一個循環在國際進行趨勢研究,2001年為全球第一次施測,台灣在2004年開始加入並參與2006年第二循環的研究。研究的結果對於參與的各國或地區的閱讀教育政策與教育實施,有相當的參考價值。IEA根據過去長期的閱讀研究資料,將PIRLS的閱讀素養定義為:(1)理解並運用書面語言的形式;(2)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3)透過閱讀來學習;(4)參與閱讀社群;(5)享受閱讀。在波士頓學院國際研究中心(TIMM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at Boston College)的指導之下,PIRLS測驗根據閱讀兩種主要目的:文學賞析與資訊獲取,分別以故事體與說明文來評量學童的閱讀理解。此外,PIRLS還透過學生問卷檢視學生的閱讀素養,包括閱讀行為與態度、是否參與閱讀社群、以及是否享受閱讀。IEA還要求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填寫問卷,目的在收集相關資料,探討家庭與學校所提供學童的閱讀教學和閱讀相關資源。Mullis, I.V.S., Kennedy, A.M., Martin, M.O., & Sainsbury, M. (2006).PIRLS 2006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Specifications.Chestnut Hill, MA: BostonCollege.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 - PIRLS 2006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96-MOE-S-008-002)。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參考資料:
Mullis, I.V.S., Kennedy, A.M., Martin, M.O., & Sainsbury, M. (2006).PIRLS 2006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Specifications.Chestnut Hill, MA: BostonCollege.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 - PIRLS 2006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96-MOE-S-008-002)。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