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鑽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ㄐㄧㄣ
  • 部首外筆畫 19
  • 總筆畫 27
  • 漢語拼音 [一]zuān[二]zuà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ㄐㄧㄢㄨˋㄗㄨㄛˇㄧㄡˋㄒㄩㄢˊㄓㄨㄢˇ穿ㄔㄨㄢㄘˋㄔㄥˊㄉㄨㄥˋㄖㄨˊ:「ㄗㄨㄢㄎㄨㄥˇ」、「ㄗㄨㄢㄉㄨㄥˋ」。
  2. 穿ㄔㄨㄢㄍㄨㄛˋㄖㄨˊ:「ㄗㄨㄢㄕㄢㄉㄨㄥˋ」、「ㄋㄚˋㄇㄚˇㄧˇㄧˇㄗㄨㄢㄐㄧㄣˋㄊㄨˇㄌㄧˇ。」
  3. ㄕㄣㄖㄨˋㄧㄢˊㄐㄧㄡˋㄖㄨˊ:「ㄗㄨㄢㄧㄢˊ」。
  4. ㄩㄣˋㄩㄥˋㄕㄡˇㄉㄨㄢˋㄧˇㄉㄚˊㄉㄠˋㄇㄨˋㄉㄧˋㄖㄨˊ:「ㄗㄨㄢㄧㄥˊ」、「ㄊㄚㄏㄣˇㄏㄨㄟˋㄗㄨㄢㄇㄣˊㄌㄨˋㄙㄨㄛˇㄧˇㄏㄣˇㄎㄨㄞˋㄐㄧㄡˋㄓㄠˇㄉㄠˋㄍㄨㄥㄗㄨㄛˋ。」
注音:
解釋:
  1. 穿ㄔㄨㄢㄎㄨㄥˇ˙ㄉㄜㄑㄧˋㄐㄩˋㄖㄨˊ:「ㄉㄧㄢˋㄗㄨㄢˋ」。
  2. ㄐㄧㄣㄍㄤㄕˊㄖㄨˊ:「ㄗㄨㄢˋㄕˊ」、「ㄗㄨㄢˋㄐㄧㄝˋ」、「ㄐㄧㄣㄍㄤㄗㄨ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鑽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uān
解釋:
  1. 用鑽子之類的器具在物體旋轉穿洞。
    【例】鑽洞、鑽木、鑽孔 ◎
  2. 穿行、穿進。
    【例】火車鑽山洞。
  3. 尋找、尋探。
    【例】他是很會鑽的人,那裡有機會,他就往那裡衝。
  4. 深入研究。
    【例】鑽研
注音:
漢語拼音: zuàn
解釋:
  1. 穿孔的器具。
    【例】電鑽、冰鑽、鑽頭
  2. 金剛石。化學成分為純粹的碳素,為等軸晶系,常為八面體,對光線的折射率強,多用來作飾品、鑽頭等。
    【例】金剛鑽、碎鑽、鑽戒 △鑽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uān
解釋:
[動]
1.以鑽子之類的器具在物體旋轉穿洞。如:「鑽洞」、「鑽孔」。《論語.陽貨》:「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2.穿行、穿進。如:「鑽山洞」、「鑽煙囪」。宋.蘇軾〈戲贈虔州慈雲寺鑑老〉詩:「窗間但見蠅鑽紙,門外惟聞佛放光。」
3.攀附以求進身。《文選.班固.答賓戲》:「商鞅挾三術以鑽孝公。」
4.深入研究。如:「鑽研」。《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5.尋找、尋探。如:「你還真會鑽,連這種小地方也找得到。」
注音:
漢語拼音: zuǎn
解釋:
(一)之又音。
注音:
漢語拼音: zuàn
解釋:
[名]
1.金剛石。明.張自烈《正字通.金部》:「鑽,金剛鑽。」如:「鑽石」。
2.穿孔的器具。如:「電鑽」。
3.姓。如戰國時有鑽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ǹ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穿孔、穿洞。
  2. [[動] ] 穿過、潛入內部。
  3. [[動] ] 鑽營、採尋。
音讀: tsuà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