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猷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óu
解釋:
  1. 謀略、計畫。
    【例】嘉猷
  2. 道理、法則。
    【例】大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óu
解釋:
[名]
1.謀略、計畫。《爾雅.釋詁上》:「猷,謀也。」《書經.君陳》:「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后。」
2.道理、法則。《詩經.小雅.巧言》:「秩秩大猷,聖人莫之。」漢.鄭玄.箋:「猷,道也。大道,治國之禮法。」
3.姓。如漢代有猷康。
[動]
圖謀。《周禮.春官.家宗人》:「以猷鬼神示之居,辨其名物。」
[助]
發語詞,無義。《書經.大誥》:「猷大誥爾多邦,越爾御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謀略、計畫。《爾雅.釋詁上》:「猷,謀也。」《書經.君陳》:「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後。」《福惠全書.卷三二.陞遷部.四六稟啟附》:「中書二十四考,壯猷永奠乎唐基,廣成千二百年,至道常陳於軒籙。」

2. 圖謀。《周禮.春官.家宗人》:「以猷鬼神示之居,辨其名物。」

3. 道理、法則。《書經.周官》:「王曰:『若昔大猷,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詩經.小雅.巧言》:「秩秩大猷,聖人莫之。」漢.鄭玄.箋:「猷,道也。大道,治國之禮法。」

4. 道德。南朝齊.謝脁〈酬德賦〉:「結德言而為佩,帶芳猷而為服。」《宋書.卷五.文帝本紀》:「孝悌著於家邦,風猷宣於藩牧。」

5. 發語詞,無義。《書經.大誥》:「猷大誥爾多邦,越爾御事。」清 .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五.發語辭》:「經書發語辭,《尚書》最多,都、俞、吁、咨、嗟、猷等是也。」

6. 姓。如漢代有猷康。

7. 蟲名。《列子.天瑞》:「食醯頤輅生乎食醯黃軦,食醯黃軦生乎九 猷。」《莊子·至樂》:「頤輅生乎食醯,黃軦生乎九猷。」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七.莊子音義中》:「音由,李云:『九宜為久。久,老也。猷,蟲名也。』」

注音: ㄧ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猷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