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像素養 - 教育百科
圖 | |
像 | |
素 | |
養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Visual Literacy |
作者: | 朱則剛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圖像素養又稱為圖像識讀能力,源自英文名稱Visual Literacy。其中Literacy一字中文一般稱為識讀能力,也即是一般的基本文字素養,代表了個人讀書寫字的能力,而Visual Literacy即指個人對視覺媒體的理解及運用能力。如同文字素養有深淺的程度之分,在基礎而言,指人們能讀書識字的基本能力,而高一層次而言,則指能運用文字表達思想,傳達訊息,乃至於寫詩、著作的文字創作能力。就圖像素養而言,在基礎上,是指人們能解讀圖畫、圖表、相片、影片、電視等視覺媒體所承載的資訊的能力,以及欣賞繪畫作品、電影的素養。在較高層次,則指能運用圖畫、攝影作品、甚或影片、錄影帶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傳達訊息的圖像創作能力。 自20世紀初期開始,視聽媒體快速發展,成為承載資訊、傳播資訊的重要管道,也漸漸發展出其獨特的表達形式,形成了一種視覺語言。人們在經年累月的長期接觸下,會自然的發展出某種程度的理解視覺語言的能力。但是許多傳播學者與教育學者均指出,視覺媒體已成為現今社會中的一種重要傳播管道,必須在中小學課程中適切加上有關圖像素養的訓練,以培養學童正確的解讀視覺資訊以及運用視覺媒體的能力,使其能具備批判性的識讀技巧(Critical Viewing Skills)。美國並成立了國際圖像素養學會(International Visual Literacy Association,簡稱IVLA),從事有關圖像素養相關的研究以及訓練課程的設計與發展工作。 圖像素養一詞與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及電視素養(Television Literacy)均有密切的關聯,在意義上也有重疊之處。媒體素養泛指解讀視聽媒體承載的資訊以及運用視聽媒體表達思想、傳遞訊息的能力,因而其意義較圖像素養更為廣泛。廣義而言,媒體素養更包括對新聞傳播媒體的運作方式的理解程度,更超越了圖像素養的研究範疇。電視素養則專指解讀電視媒體所承載的視、聽資訊以及運用電視媒體表達思想、傳遞訊息的能力。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圖像素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