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史維左夫,伊果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hwezoff, Igor (1904-1982)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俄國芭蕾舞者,編舞家和教師,他生於聖彼得堡,早年在列寧格勒戲劇學院(Academic Theatre of Leningrad)接受舞蹈專業訓練,也在帝國芭蕾舞蹈學校(the School of the Imperial Ballet)隨巴維勒.裴特洛夫(Pavel Petroff)及阿薩夫.梅瑟里爾(Asaf Messerer)學芭蕾舞技巧。1926年在烏克蘭戲劇學院(Academic Theatre of Ukraine)專攻獨舞的課程,接著到巴黎向奧勒嘉.裴歐布拉真司卡(Olga Preobrajenska)及伯妮絲拉娃.尼金斯卡(Bronislava Nijinska)請益。1931年曾擔任為俄國蒙地卡羅芭蕾舞團(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獨舞演出,也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科隆劇院(Teatro Colon)的首席舞者,演出《伊果王子》(Prince Igor),《嘉年華會》(Carnaval),《火鳥》(Firebird)等舞劇。他也為尼金斯卡舞團在巴黎喜劇歌劇院(the Paris Opéra-Comique)跳獨舞,1932年隨團到義大利和法國南部巡迴演出。1936年到1937年擔任蒙地卡羅歌劇季首席舞者及編舞助理,接著到阿姆斯特丹,改編了馬克斯.雷哈特(Max Reinhardt)所作的《奇蹟》(The Miracle)及自編的《強斯皇帝》(Emperor Jones)。1937年到1939年於倫敦教舞。1939年在俄國獨創芭蕾舞團(the Original Ballet Russe)。史維左夫於大衛.李欽(David Lichine)所編的《畢業舞會》(Graduation Ball, 1940)中擔任首席舞者。1941年在紐約新歌劇舞團擔任編舞工作。1942年到1943年在美國軍隊工作。1945年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市區劇院(Municipal Theatre)擔任舞者、編舞家及首席芭蕾教師,推出古典舞作《天鵝湖》(Swan Lake),《仙女們》(Les Sylphides)及自己新編的作品《永恆的奮鬥》(Eternal Struggle),《紅罌粟》(Red Poppy)等舞劇。1946年為紐約市立歌劇院(New York City Opera)編舞及推出歌劇芭蕾。1947年在巴西自組舞團,演出古典舞碼,並且在南美執起教鞭。1949年在紐約創了個人工作室,從1950年代開始固定的在紐約及華盛頓教授舞蹈。他生平寫了不少文章,分別在荷蘭、英國、美國、巴西等國刊登,特別是1935年在倫敦出版的自傳《柏爾卓》(Borzoi),獲得一千美圓文學獎,1936年在紐約出版了《俄國筋斗》(Russian Somersault),接著在瑞典及德國相繼出書。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Jacqueline Challet-Haas《Terminologie de la Danse Classique》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史維左夫,伊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